原创:彭大石 大石财经 2021-04-13 - 小 + 大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提及的任何个股,都是个人的操作笔记,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依据,如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盈亏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大石不会像任何粉丝索取财物,也不会提供代客理财,收费推荐股票等付费服务,一切主动联系你冒充大石的都是骗子; 3、管好自己的钱包,不要把资金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做外汇、黄金期货、虚拟币、原油等等,风险极大,不可控,不要给陌生人或者机构汇款; 股民情绪崩了,骂人的增加,到底是怎么了? 我今天标题说的凉凉了,并非股市,而是大石的人气,最近人气是直线下降,微博上面活跃的粉丝越来越少,互动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细心的查阅了一下公众号的后台数据发现,公众号的打开率也下降了30%左右; 这个和股市的成交量密切联系,最近很少看到两市破万亿的成交量,能成交8000亿就不错了; 说明市场真的没人玩了,和去年年初比,相差十万八千里,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电梯里,路上,饭馆,讨论的都是股票,基金,但是现在,出去溜一趟,聊股票的,几乎是零;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要猜到我说什么了,我写公众号也已经6年了,历经过多次底部,顶部,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每次底部反复磨的时候,成交量大幅下降,都会出现微博,公众号人气急剧下降,这个真和大石水平没有关系,就是市场关注度严重下降; 就拿上证2440那会来说,我是主张满仓抄底的,够准了吧?但那个时候比现在还差,没几个人看公众号,要么被套死了,懒得看,要么就是对股市失去信心,不再相信股市,没需求了; 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大盘极具缩量,以及大石的阅读人气急剧下降的时候,都会是一个阶段性底部,十拿九稳! 没错,今天的市场又跌了,连续两天,既跌指数,又跌个股,最近还真不是分析基本面就能逃掉下跌的,业绩再好,报表出来,都是见光死,再好的业绩,仿佛都成了砸盘的工具,市场都说是在借利好出货;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借利好出货吗? 我抛开我仓位重这个要素,我们来有一说一,我还真不认为是出货,除非这些资金离场后,再也不进来;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波反弹后再次回探,到底是谁在卖出的问题?因为北上资金一直是在抄底买入的,我们先不管他是不是内资的马甲,看总的资金流,确实是买入大于卖出,每天都有几十亿的富余资金,这个数据,交易所总不可能造假吧? 那么,卖出的肯定是国内的机构了! 那么,国内的机构为什么要卖呢?我仔细的翻看了一下各大版块,我发现最近这几天的下跌,基本都是上涨的很多的版块在砸盘; 你比如今天,跌最多的版块是电力,我昨天提醒了,今年年初至今涨幅很大的版块,可能要补跌,这些版块的下跌,是造成大盘回撤的重要原因; 一些今年涨幅比较大的版块,基本都是和大盘背道而驰的,我看了一下,比如钢铁、电力、煤炭、燃气水务等等版块,所以,近期出现回撤就会带弱大盘; 另外,大金融版块不给力,一直萎靡,加上前期高位版块的回撤,雪上加霜,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权重版块一直是在调整; 所以,整个行情看,基本都是这些版块把大盘撑着的,比如钢铁,涨的是真猛,不然大盘应该回撤的更多; 因此,逻辑上,如果不去追高前期高位的版块,选择抄底低位的版块,调整基本上没啥关系,给了更便宜的筹码给你而已; 低位的,大石看好的科技方向,包含:芯片、光刻胶、互联网、游戏、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现在都是低位; 大金融,券商、保险、银行,也都在低位,现在配置一些,打新,也不错; 我对于有一些人的炒股逻辑,有点懵逼,便宜的时候,不买,不敢买,跌到10块了,还想着会不会跌到5块; 对于优秀的公司,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真的是给我们下手的好机会,伟大的公司因为市场或者利空暴跌,其实就是送钱,而这些便宜的筹码,往往大部分是不敢要的; 有人就要说了,大石啊,我不知道什么是好公司啊,如何定义他是不是好公司? 最简单的,就是看能不能赚钱,一个公司成立,上市,回报股东的唯一目标就是利润,不管你讲什么故事,都逃不开最终实现的是利润,是要让公司赚钱,一年比一年更赚钱; 科技股注重成长性,现在的股价,其实已经反映了过往的业绩,未来的股价反映的是未来的业绩,因此成长性就变成是唯一衡量一家 科技股是不是值得买的标准; 最近一个财报,同比大幅上升的,才能作为重点关注,而一些基本没有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公司,除非是夕阳产业里面的绝对龙头,否则看都不要看,因为未来的预期,给市场的感觉是不好的; 还有,买入一家优秀的公司,你别指望买入到最低点,要做好买进去以后,被套的准备,但是,买入的时候,是需要做好各种准备的,我有一个经验,就是在买入之前特别小心,一旦买入,确认买入逻辑,哪怕买入后暂时被套,也会继续坚持持有; 今天就这样吧,在大石这里,不但有选股思路,具体代码,还要告诉你一些持股的心态和方法,是不是很值得点赞? |
上一篇:日本这是往全人类的碗里投毒!
下一篇:明天迎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