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印度失控,全球疫情卷土重来!

原创:研讯社   研讯社   2021-04-25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全球疫情第四波,印度失控

●●●大●●

新冠疫苗的错配+病毒的变异+疫情防控的松懈,导致海外新冠疫情正出现第四波上行。

随着疫苗的陆续接种,疫情应该逐步退去,但事实上自进入2021年3月以来,全球新冠疫情出现持续反弹迹象,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再度飙升。


近五日(4月20日-4月24日)国外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分别达75.9万例、78.7万例、84.9万例、107.0万例、86.5万例,相比2021年2月每日新增30~40万例水平几乎翻倍,并已刷新2020年12月的前期历史高点。世卫组织在近日的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情况已接近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感染率水平


海外新冠疫情正出现第四波上行(第一波是2020年3月,第二波是2020年7月,第三波是2020年12月)。



海外疫情第四波上行,主要有三个原因:

1)疫苗供需错配,全球总体接种进度仍然缓慢。

由于供需缺口较大,疫苗产能本身就已成为制约接种推进的重要瓶颈,近期阿斯利康疫苗、强生疫苗“风波”(因血管瘤等副作用而被调查、甚至在某些国家被停用)使得疫苗供给端“雪上加霜”。目前仅11个国家接种率超过50%,其中主要大国仅英国、美国,绝大部分国家接种率仍不足20%。

2)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

专家指出,变异病毒相比传统病毒传染性要高出20%,且患者趋向年轻化。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变异毒株,印度甚至已出现双重突变病毒(在变异病毒的基础上,再次变异,拥有了2处不同的突变蛋白)。

3)疫情防控有所松懈。

由于年初疫情形势有所缓和,各国疫情防控措施有所松动,尤其人口大国巴西、印度等,民众不遵守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进行大型集会使得疫情再度大规模爆发。

印度是本轮疫情最严重的国家,面临失控局面:过去24小时单日新增病例近35万例,已连续多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并不断创新高,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696万例。

印度疫情再度大规模爆发,与此前政府批准大壶节开办有密切关系,大壶节是一场超大型的宗教聚会活动,其中还包括恒河沐浴,几乎每天都有近百万人进入恒河参与宗教仪式。

此外,疫苗进度较慢(两剂疫苗接种率不足2%、一剂疫苗接种率不足10%,美国在关键原料上“卡脖子”使得当地疫苗供给出现大问题)、变异毒株传播(当地出现B.1.617双重变异病毒,在近期采样中,印度B.1.617病毒已经占到70.4%的比例)也客观上加剧了印度疫情的爆发。

印度疫情已面临失控局面,由于患者数量过于庞大,医疗资源紧张,当地许多定点医院甚至已出现两位病人共用一张床位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氧气短缺情况。


在此背景下,我们在此提示大伙儿仍然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并且尽早接种疫苗。另外,下文再重点解读此轮疫情的影响,主要两部分:一是海外疫情再次提振国内医疗物资的出口需求;二是印度疫情失控对相关产业链的影响。



医疗物资出口需求提升

●●●大●●

海外疫情的新一轮爆发,再次带动国内防疫物品、医疗器械、疫苗等行业的出口需求提升。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同时有序开展企业防疫物品的出口,有效支持国际社会抗击新冠疫情。此外,中国新冠疫苗已出口全球10多个国家,出口数量全球第一。


本次印度疫情爆发,当地医疗资源压力巨大,防护物品、医疗器械、疫苗等可能将长期面临供不应求局面,将会加大进口力度,国内相关出口业务的企业有望受益。


我国外交部近日也公开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印度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并出现暂时的防疫医疗物资短缺,中方愿为印方控制疫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具体来看,目前印度短缺的物资一是疫苗,二是氧气、呼吸机等。据印度《商业标准》报4月22日消息,印度政府决定对氧气相关设备全额免除基本关税和卫生税,为期3个月,立即生效。会议期间,政府还决定从即日起免除新冠疫苗进口的基本关税,期限为3个月。 



印度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

●●●大●●

第一,原料药与仿制药:印度是全球原料药和仿制药大国,和我国是竞争关系,印度疫情的失控将使得相关产业订单流向国内。


1)原料药指的是在用于药品制造中的其中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需求具备较强的刚性。印度作为全球原料药最大的供应国之一,有“东方药厂”之称,疫情大规模爆发使原料药产出下降,会导致全球供应格局发生变化,供给缺口会导致原料药价格较长期维持在高位。


中国原料药供给占全球的9%,仅次于美国(36%)、印度(12%)。国内原料药产品结构本身与印度较为类似,印度原料药品类主要为抗感染、心血管、中枢神经、呼吸领域,其中抗感染和心血管占比超过50%,而我国原料药在抗感染及心脑血管领域已经有较强的积累。


此外,国内原料药产能也相对充足,且具成本、技术、认证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国际竞争奠定较好基础,在此之下,印度原料药产出受压制将使更多订单流向国内,叠加原料药价格上涨,国内相关原料药企业有望受益。


2)仿制药是针对专利药而言,仿制药在药物成分、适应症、有效性等方面与专利药一致,但相对专利药较为低廉,从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能为患者提供一个较为经济的选择。印度仿制药实力强大,市场份额占全球的20%左右,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出口,但供给美国的仿制药就占美国全年需求量的40%以上。


在仿制药方面,中国全球市场份额虽比不上印度,但也算是印度的一大强劲对手。因为不受专利的限制,中印在通用名药物占据主导地位,印度疫情使得仿制药生产受限,也将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仿制药企业。

第二,农业领域:农药,以及大米、蔗糖、棉花等农作物供给受限。

1)农药:印度在农药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草铵膦、麦草畏、菊酯、代森锰锌等农药原药,以及部分农药的上游中间体。印度疫情的失控可能促使国内相关农药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拥有中间体-原药-农药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有望受益。


2)大米: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农业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在全球大米出口中占据27.1%的市场份额。


3)棉花:印度为世界棉花生产大国,2019/20年度产量占全球约24%。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参赞报告,2021/22年度印度棉花种植面积或将下降2%。目前印度棉花正处于播种季节,已在印度北部逐渐开始播种,正常情况下4月底将开始全面播种。但目前看来,印度国内疫情导致劳动力短缺以及棉农种植意愿降低,或影响棉花播种进程,导致棉花播种面积进一步下滑。


4)蔗糖:印度食糖产量占全球约17%,是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白糖生产大国,2019/20年度白糖产量达2890万吨。从供给看,一方面多数国际机构预计2021/22巴西糖(占世界产量18%)将出现减产(降幅预计为3%-8%),另一方面印度正处于榨季中,目前约有超过100家糖厂未收榨,疫情再次发酵或导致印度食糖出口放缓。国际糖供应出现收缩背景下,国际糖价有望上涨。


第三,纺织服装:印度同时是纺织出口大国,印度疫情再次爆发,将再次推动订单转移至我国纺织业。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全球最大的黄麻产国、全球第二大丝绸生产国、其纱线产能占全球22%。纺织行业占印度出口总收入的15%左右。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印度疫情逐渐升温,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供货不受冲击,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


例如,从印度转到中国的订单中,毛巾、床单等产品订单量较大,在去年年底时,部分厂家就已经表示,接到的转移订单数量将排到2021年二季度。


这样的情形,也拉动了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2020年1-12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912.2亿美元,同比增长9.6%。其中,服装出口自7月起,连续5个月正增长。如今印度疫情再次爆发,将再次推动订单转移至我国纺织业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印度疫情影响相关概念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59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讯社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重仓,实锤了!

下一篇:节前策略!继续防守为主

关注研讯社公众号
研讯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