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研讯社 原定于4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迟迟未披露。统计局3月15日表示国家统计局将在4月上旬举行发布会,公布相关数据,但时至今日,人口数据仍未公布。不过虽然该数据披露一度推迟,但却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而通过近期一系列事件可以觉察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要在这两天披露,并且相关数据不乐观: 1)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6月下发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2021年4月将发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这是写在方案里的公布时间。2)地方、相关部门开始报道人口相关的消息,可能是在“吹风”。比如4月27日,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创十年以来新低;4月28日,国务院发布相关通知称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工作。我们已经在3月31日《时隔十年,有个重磅数据即将公布!》一文提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将披露,我国人口结构正面临老龄化程度加深、出生率低等问题,并对二胎、养老等概念做了详细的解读。发文至今,二胎概念(同花顺885540)、养老概念(同花顺885522)、辅助生殖概念(同花顺885909)分别累计上涨12%、9%、25%。生育率低是目前国内人口的一大问题,而造成生育率低的原因包括生育意愿降低、生育高龄化、不孕症患病率提升等等,其中生育高龄化和不孕症问题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决。一方面,国内“生育高龄化”现象比较明显,第六次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已达到29.13岁,相比第五次普查数据增加2岁,第七次普查数据可能进一步提升。(如果人口政策放开,也会进一步鼓励高龄妇女生育) 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环境逐渐恶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机构预计,我国不孕症患病率预计将从2018年的16%增长至2023年的18.2%。而辅助生殖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等处理,对不育夫妇的生育过程加以人工辅助以成功孕育后代的一组方法。目前辅助生殖技术路径主要可分为人工授精、配子移植和试管婴儿三大类,其中,试管婴儿(IVF)综合妊娠成功率约40-60%。辅助生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生育高龄化和不孕症问题,所以一旦人口问题受到重视,辅助生殖技术可能会受到政策的推动。对比美国来看,美国不孕症患病率预计从2018年的16.0%增长至2023年的17.9%,虽然中美不孕率情况大致相当,但中国同期辅助生殖渗透率仅为7%左右,远低于美国的30%。随着后续的教育普及和市场推广,中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有望提升。
辅助生殖产业链可分为上游的药械供应商,中游的互联网渠道中介,下游的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目前A股公司集中于上游和下游。(下文所涉及个股均为案例分享,并非当前买卖推荐)1)上游药械供应商,特点是国外巨头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
辅助生殖产业链上游主要药物、检测试剂和医疗器械供应商。用药是辅助生殖上游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国内2017年市场规模约100亿元,其中促性激素占比超过60%。
目前辅助生殖用药基本由国外巨头垄断,默克雪兰诺产品优势明显,市占率超过50%。国内以仿制药为主,丽珠集团、仙琚制药和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等公司正在加速布局辅助生殖用药和性激素高端市场。
2)下游服务机构,特点是牌照壁垒高,尤其是有牌照的民营医院稀缺。
辅助生殖下游主要是辅助生殖服务机构,机构牌照稀缺,新进者获取难度大。截至2019年底,国内共批准517块牌照,其中约90%集中在公立医院,10%在民营医院。
目前规定新的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将仅颁发给三级综合医院,一般一个医院最快3年走完程序才能拿到辅助生殖牌照,新进入者获取牌照难度较大。当下顶尖公立医院一直存在供应紧张、患者等位时间长的问题,民营医院有望凭借专注、技术和品牌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上游药物:一个完整辅助生殖涉及多种药物,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有望打破外企垄断。辅助生殖并非一次性消费,涉及多个治疗流程,每个治疗流程阶段对应不同的辅助生殖药械。辅助生殖的一个完整的药物治疗流程可以分为降调节(预防早熟排卵)、促排卵(促进多枚卵子发育)、诱发排卵(促进卵子成熟)、黄体支持(内膜做妊娠准备)。其中,降调节阶段药物主要包括曲谱瑞林、西曲瑞克,主要起控制周期、防止早熟排卵的作用;促排卵阶段药物主要包括重组促卵泡激素、尿源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等,主要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发育,为排卵做好准备;诱发排卵阶段药物主要为绒促性素,主要诱发排卵,维持黄体,直到胎盘可以分泌孕酮和雌激素;最后,着床阶段需要黄体支持药物来增厚子宫内壁,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等。目前这一块基本由国外巨头垄断,默克雪兰诺产品优势明显,市占率超过50%。国内以仿制药为主,丽珠集团、仙琚制药和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等公司正在加速布局辅助生殖用药和性激素高端市场。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逐步推进,国产品牌占比将不断提高。上游器械:贯穿于辅助生殖全服务流程,国内企业目前营收占比小,随多家新品陆续上市有望提升市占率。辅助生殖涉及的医疗器械,包括培养液、保存液、取卵针、注射针、导管、培养皿等耗材,因为技术难点较高,目前基本也是进口垄断。瑞典Vitrolife、日本加藤、美国Origio等国外厂商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技术逐渐成熟,国产耗材的占比也将提升。检测试剂应用贯穿于整个辅助生殖诊疗服务流程,国内相关试剂的生产企业包括凯普生物、安科生物等,营收占比相对较小。基于上述讨论,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辅助生殖上游药械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59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