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宏观流动性一直在影响市场 ●●●大●● 2月18日至3月中旬,宏观流动性收紧的预期提升,导致高位高估值方向持续调整,带动指数大幅下跌。 一方面是春节前后央行的流动性操作持续低于预期,态度明显偏保守,同时三四月的市场资金需求预期却比较高,所以市场预期节后会有流动性缺口,导致资金面紧张; 那么为什么在央行没有投放流动性的背景下,资金面还是较为宽松呢?核心原因就是资金需求没有市场之前预期的那么多,尤其是政府债发行滞后,导致3、4月份资金需求大幅减少。 5月资金面需求较大 ●●●大●● 相比3、4月份来说,政府债发行加速、缴税增加可能会导致市场5月份流动性需求上升,如果央行不采取措施来对冲资金需求,那么节后市场流动性可能会偏紧,从而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1)5月专项债可能加速发行,流动性需求上升。 相较于以往,今年专项债发行滞后一个季度,但今年的专项债额度却并未明显减少(今年专项债3.65万亿,2020年为3.75万亿),且一般10月末专项债需发行完毕,也就是说按照目前情况,未来6个月将有超3万亿元专项债需要发行。 从专项债发行节奏来看,今年3月已下达了1.77 万亿专项债额度,由于新增专项债额度下达后一般两个月左右将发行完毕,因此预计5月将迎来新增专项债发行高峰,流动性需求将明显上升。 2)5月财政存款可能增多,部分流动性回流央行。 一般来说,5月是缴税大月,财政收入将明显超出财政支出,导致部分流动性回流央行。 大跌的真相 ●●●大●● 尽管430会议再次明确“不急转弯”,缓解了货币政策短期大幅收紧的担忧,但是从这两天的实际操作来看,面临5月资金面需求的提升,央行节后两天的操作依然保持“淡定”,也给市场泼了盆冷水。 由于5月资金需求提升,有部分资金原先预计央行会从节后开始加码流动性投放,但是实际操作却是: 5月7日9:20,央行操作100亿逆回购,但是当日有100亿到期,所以实际零投放。 也就是说,尽管面临5月资金面需求的提升,但是央行节后两天的操作与过去两个月并无差异,没有体现出央行对当前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态度,给原先预计要加码的资金泼了盆冷水,这也是节后高位个股连续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来看,目前市场对流动性分歧比较大,5月流动性好不好,一切均取决于央行的态度。 接下来将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窗口:5月中旬起专项债可能会加快发行;5月中旬央行将进行MLF续作;5月20日将迎来缴税高峰,届时流动性需求将明显上升,资金缺口可能达到近1.5万亿元。 如果央行后续迟迟不加码流动性投放,那么后续资金面偏紧可能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也可能预示着央行态度已经实质转向收紧,从而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QFII外资持股连续三年的重仓个股名单 ●●●大●●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公众号 |
上一篇:有人说是大跌的开始?不信。
下一篇:突破,终于突破了!
研讯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