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货币政策 关于定向降准的补充 ●●●大●● 上周五盘后,研报社一直提示的定向降准落地: 于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并对符合条件的股份行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释放长期资金1500亿元。 两者合计释放资金5500亿元。 后续货币政策展望 ●●●大●● 疫情加大稳增长压力,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适度”,阶段性货币宽松还将持续。 2月22日《刚刚,传来更加积极的信号!》一文解读的重磅会议已经定下了疫情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有两层意思: 其一,在当前经济环境需要货币政策的时候,货币政策可以更加宽松,流动性可以更加充裕。 其二,一旦疫情导致的稳增长压力缓解,政策将会再收紧(这是后话)。 研报社根据这个总基调预判了近期货币政策的三个维度——降准、继续下调MLF利率、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参考3月4日《翻车,机构携顶级游资恐慌出逃!》一文) 目前降准已经落地,后续继续关注MLF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3月MLF利率下调的窗口就是下周一,3月16日。 今天下午,央行表态,指出了下一步的几个目标: 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一个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研报社解读话外音: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可能继续下行) 2)继续推进LPR改革有序推进,完善LPR的传导机制,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 (研报社解读话外音:MLF利率、LPR利率会继续下调) 3)引导银行体系适当向实体经济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畅通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研报社解读话外音:促进银行发放信贷,3月社融数据可能迎来修复) 4)继续发挥存款利率、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 (研报社解读话外音:存款基准利率是要下调的) ps:有研粉会问高通胀会不会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 第一,关于通胀这一块,研报社已经在《新基建立功,提振全球!》一文解读,并指出前期猪肉对CPI的上行驱动后续会转变为下行驱动,下一阶段的压力可能主要在通缩,尤其是油价大幅下行叠加需求低迷导致的工业品通缩。 第二,全球已经再次开启货币宽松模式,会进一步提升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 为何A股能走出相对独立行情 ●●●大●● 上周疫情+原油黑天鹅导致全球市场出现恐慌性暴跌: 道指累计下跌10%、韩国下跌13%、日经下跌16%、英国富时下跌17%、法国下跌20%、德国下跌20%、俄罗斯下跌21%...其中美股主要是周五尾盘大幅拉升,不然也是15%左右的跌幅。 而A股沪指上周累计下跌4.8%、深指下跌6.5%,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研报社认为有多重因素支撑。 第三,国内政策空间更足、工具选项更多。 货币政策方面国内一直保持货币政策常态化,目前利率空间充足,上文已经做了详细解读。 财政政策方面,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在全球处于相对低位,专项债扩容、赤字率提升、政策性金融工具都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像上周土地审批权下放也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一环,昨晚《关于土改新政,说些不一样的!》一文已经重点解读。 科技 信创产业事件密集 ●●●大●● 国内信创龙头企业生态大会召开,信创产业大规模放量在即。 3月27日,华为开发者大会即将召开,多项鲲鹏芯片及昇腾芯片最新进展有望进一步披露。 华为有三款业内领先的芯片——麒麟、鲲鹏、昇腾。 麒麟是手机芯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华为的旗舰手机。 鲲鹏是华为在2019年1月发布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 重申大基金二期预期:“国家大基金二期在三月底应该可以开始实质投资”。 研报社在上周四的文章《不容忽视的大主题——车联网!》中提示了大基金二期的预期,并指出芯片板块已经调整接近两周时间,目前已经开始阶段性企稳,短期,机构在这个位置会有抵抗性筹码回补,市场出现博弈性机会。 次日(上周五),芯片板块逆势大涨,成为引领市场低开高走的核心方向之一。 大基金二期是国内芯片行业短期最大的预期,研报社在12月24日《三大利好,引爆了它!》一文中已经解读。 第一,大基金二期已经于去年10月注册成立,上半年应该会有大规模项目落地。 第二,由于一期对材料、设备投资力度不足,所以市场普遍预计二期将对材料、设备倾斜。 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大●●
研报社2月17日《生物安全:大战略,大主题!》,预判在疫情之后,国内生物安全领域将迎来一次政策的全面推动,同时认为2020年将成为国内生物安全元年。 本周末最新消息,《求是》杂志将发表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题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这几点: 1)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2)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 3)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 4)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 5)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产替代+5G驱动科技基建的大背景下,国内以软件、芯片为核心的信创产业将迎来大规模放量,研报社今天整理了一份:“信创产业链核心股”,凡是点了“在看”者,在本文“在看”数超过1万之后,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注意,社长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过了,只有点过“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 |
上一篇:孙哥笔记:暴力反转
下一篇:料想3127点将成为天花板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