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研讯社 事件:6月4日(周五)盘后,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新文件,明确此前由自然资源部负责征收的所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后续将全部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土地出让金”就是大伙儿熟知的政府卖地收入,一直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1年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383亿元,占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2%。此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由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征收,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属于地方政府组成部门,所以相当于原来在土地出让金这一块,从征收到使用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1. 过去由自然资源部门(地方部门)征收的土地出让金,现在由税务部门(中央财政部门)征收。2. 除了上述征收主体调整外,其余的包括征收范围、征收标准,以及后续如何分配、如何支出均保持不变。3. 本次调整实施时间是2021年7月1日起,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省部分地区试点,2022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简单地说,就是土地出让金的征收,从地方部门转由中央财政部门,今年7月1日试点,明年全国铺开。第一,提高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透明度,中央财政部门将掌握所有收入数据,有利于更好地管控地方收入和地方债务。原来土地出让金所有环节是在地方政府内部体系中实现闭环,透明度较低,而现在中央财政部门介入征收环节,将掌握所有相关的收入数据,透明度大幅提升。打个比方,结婚之前男主所有薪水收入、支出都是自己一个人掌控,想怎么花怎么花;结婚之后,女主将知道男主的收入细节,虽然后面怎么分配和支出还是男主说了算,但是这个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认为,在当前背景下,新政将更有利于中央更好地管控地方收支,管控地方债务。通过由税务部门征收,直接参与到征缴、催缴过程中,可以保证收款数额和上报数额的一致性,让中央更好地了解地方土地收入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土地出让金被违规使用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明确资金用途,降低地方财政风险。第二,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强化对实体经济、国有经济的发展。上文说过,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2%,部门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金融政策,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同时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此次新政将大幅提升土地出让金收支的透明度,同时也提升了中央强化对土地出让金监管的预期,所以也将倒逼地方政府经济转型,逐渐降低并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寻求提升其他领域的收入,强化对辖内实体经济、国有经济的扶持力度,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再远一点说,中央提升对土地出让金的话语权,也将进一步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有力支撑乡村振兴以及西部开发等区域战略的实施。第三,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将进一步强化政策监管预期,中长期程负面影响。短期来看,土地出让金仍然属于地方政府收入,并且地方政府各项调整也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对房价、土地市场等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短期对部分地方城投企业会有负面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上文说过,一方面,新政将提高地方政府收支透明度,提高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话语权,也就是提高对地方财政的监管,那么也将必然提升对地产行业的监管;另一方面,新政将推动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未来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相关举措将继续落实,而房地产税作为直接税的一种,接下来在重点城市房地产税试点的预期增强,所以整体来看,新政对房地产行业的中长期影响偏负面。 近日,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疫情加剧产业供需紧张,“芯片荒”加剧;同时,国内开启新一轮芯片扩产潮,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爆满、交货期普遍延长。
6月1日起,全球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基地马来西亚因疫情恶化,已实行“全面封锁”,暂停经济和社会活动,预计封锁期2-4周。目前,马来西亚的疫情仍未缓和,6月5日新增确诊病例达7452例,现有确诊85607例。6月6日,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半导体封测厂商京元电已有130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并已将近千名外籍员工分流移置其它宿舍。京元电在5月底已发现员工感染新冠,6月4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为筛查全体员工感染情况,自当天19:20起公司全线停工48小时。近期台湾地区疫情持续恶化,6月5日新增确诊病例852人,现有确诊人员9905人。台湾地区是全球半导体生产的核心地带,其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产值全球第一,IC设计全球第二。马来西亚也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生产基地,2019年其封测行业收入为289亿美元,占据全球封测市场份额的13%,英特尔、AMD、恩智浦、德州仪器、ASE、英飞凌等知名厂商都在当地建有封测或元器件制造工厂。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的疫情恶化,将进一步给全球半导体供给带来压力,芯片供不应求的状态或将加剧。在此背景下,全球晶圆代工、封测等环节的加工价格将保持强势,而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封测厂商将得益于大陆良好的疫情控制环境保持有序生产,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并承接部分海外订单转移。另外,在芯片设计环节,由于半导体供需持续紧张,将导致大量中小型芯片设计厂商无法抢到晶圆代工、封测产能,从而使得芯片设计环节行业集中度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强的大型芯片设计厂商,向下游客户的议价权进一步提升,将能够向下游转移成本上升甚至进一步加价。(简单地说,就是结构性利好设计龙头)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此次芯片持续供不应求,已促使各大晶圆厂纷纷大规模扩产,带动半导体设备、材料需求快速上升。近日有半导体设备经销商负责人表示,二手8英寸半导体设备的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交货时间超过12个月;而在材料方面,近日日本光刻胶供应也出现了供应紧张。对于本轮芯片扩产潮,我们已经在6月1日《芯片,扩产潮来了!》一文详细解读其逻辑以及核心受益方向:“晶圆厂新一轮扩产潮+国内芯片产业链加速非美化替代,将为国内半导体设备、材料供应商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今天更新整理了一份“芯片扩产潮受益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6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