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讲一个被忽视的鸿蒙受益方向!

原创:研讯社   研讯社   2021-06-07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鸿蒙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

●●●大●●

鸿蒙系统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鸿蒙生态体系的建设将推动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


我们在5月13日《华为鸿蒙,火爆预热中!》、5月25日《任正非:“扎到根,捅破天”!等文章中持续解读鸿蒙操作系统即将全面推广一事,并表示在硬件发展受到制约的背景下,华为正在联合国内产业链,努力实现软件端的自主可控。

6月5日,华为捐赠出鸿蒙基础架构,意味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而鸿蒙的开源基本可以消除其他厂商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华为的顾虑,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平等地使用鸿蒙,有利于鸿蒙系统接入更多的设备,从而加速鸿蒙生态体系的建立。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随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鸿蒙在不同平台软硬件产品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


而受益于鸿蒙生态体系建设,除了我们之前文章提过的华为合作伙伴、国产软件等分支外,还有一个可能被忽视的方向——物联网模组。


在智能终端领域,虽然智能手表、智能电视、车机等loT设备已经出现多年,但生态发展非常缓慢,最核心的因素是操作系统的高度碎片化,目前绝大部分应用生态都是基于智能手机平台。


而鸿蒙系统的定位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操作系统,其核心设计理念就是一套系统打通所有IoT设备,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2019年,华为提出1+8+N战略,其中“1”代表手机, 是核心;“8”代表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N"则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慧出行五大场景的各类外围智能硬件。

在此之前,鸿蒙系统已经实现了向智慧屏、智能家居、车机等8+N的领域开放,6月2日正式向手机端开放,意味着鸿蒙系统即将打通万物互联中最核心的手机领域。

目前,已有多家合作伙伴积极适配鸿蒙系统,美的、九阳、老板电器在2020年末即已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家电产品,5月30日,魅族宣布其家居品牌Lipro也将适配鸿蒙系统,北汽则在6月2日宣布即将发布全球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燃油SUV。

而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一方面需要鸿蒙系统解决软件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硬件的支持,物联网模组则是硬件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鸿蒙系统2.0的正式推出,有望加速推动万物互联的发展进程,为物联网模组带来持续的增量需求。(物联网模块是物联网中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它是联接物联网认知层和传输层的重要环节,归属于必需硬件配置,不可替代)


物联网模组自身逻辑

●●●大●●

5G和车联网将带动物联网通信模组市场量价齐升,国内厂商已抢占全球前三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随着国内外5G基建设施持续推进,5G的商业化应用将丰富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并带来物联网设备及连接数量的迅速提升。据测算,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由2019年的80亿个提升至2025年的220亿个,6年CAGR为20%,所需的物联网通信模组出货量CAGR更将高达41%。


在通信制式方面,目前2G和4G通信模块占比较大,3G通信模块由于应用场景限制占比较小。随着5G网络覆盖逐渐完善,未来NB-IoT、4G、5G将为成为主要的连接方式。随着通信模组制式升级,模组单价将大幅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同一制式下产品价格逐渐下跌的幅度(例如4G模组平均单价由2016年176元下降至2018年的143元,但仍然是2G模组价格的7倍)。


车联网目前是通信模块中出货量相对较大、单体价值较高的细分领域。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快速渗透,车联网将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对车载通信模组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正处于智能汽车放量增长的起步阶段,车联网模组有望加速渗透。


据工信部测算,2020-2023年车载前装蜂窝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将由65亿元增长至163亿元,CAGR为26%,将成为物联网模组的最大增长驱动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行业格局不断改善。近年来,国内主要厂商采用低价竞争策略,不断抢占国外厂商市场份额。在价格压制下,国外厂商选择业务重心转移,逐渐收缩物联网通信模组业务。


2020年第二季度,国内物联网模组公司A(34%)、公司B(11%)、公司C(7%)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前三,国外最大厂商Sierra Wireless市占率仅5%。


国内众多中小型厂商也无力抵挡国内大厂利用成本优势发起的低价竞争,近年也陆续退出市场,而上述几家大型厂商则顺势并购多家中小型厂商,并且毛利率持续保持稳定。


在价格战和并购的双重推动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一超多强”格局逐渐形成,核心公司对产业链上下游议价能力也有望提升。


基于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物联网通信模组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讯社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63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讯社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渣男,崛起!

下一篇:孙哥笔记:还是机会。

关注研讯社公众号
研讯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