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神舟十二号即将发射 ●●●大●● 事件:今天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17日9时22分发射,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首个空间站即将建成 ●●●大●● 在2021年之前,中国已经进行了6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首个载人航天飞行。本次神舟十二号载人发射是第七次载人发射,与上次发射相距4年。 本次发射任务将把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参与建设中国空间站。期间,将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操作。这次计划为期3个月的驻留将打破中国2016年载人飞行任务创造的纪录。 总之,此次载人发射任务意味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是第三代T字型空间站。其中天和核心舱是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也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起飞质量22.5吨。 中国空间站预计在明年全部建成,在今、明两年将完成 12 次发射任务,包括 “天和” 发射在内,今、明两年总计发射 3 次舱、4 次货运飞船和 4 次载人飞船,其中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已于今年4月29日发射。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可与目前唯一在役的国际空间站媲美。 此次建成的空间站预计服役时长为10年,而当前已在服役的国际空间站将在2024年退役。简单来说,2024年后,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在轨运行的独一份。这可以说是中国航天0到1的突破,因为这除了是中国打破欧美等垄断的首个空间站,还意味着我们将进入载人航天常态化的新时代。 国内载人航天进入常态化新时代 ●●●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围绕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和空间站研制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着进展和重要成果。力争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计划,为后续实现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营进行准备。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空间站工程在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依次围绕核心舱完成组装建造工作。这样高密度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从未有过。 另一方面,全球各国在抢占有限的地球近空和频段资源。截止到2021年4月16日,美国SpaceX公司在轨卫星总数达到1443颗,未来甚至计划发射总数高达12000颗低轨卫星,完成美国“星链”计划。而我国低轨卫星的发展已经落后于美国,在太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低轨卫星将成为中美天空竞赛的焦点。 总之,无论是从空间站建设角度还是从低轨卫星战略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航天发射都将进入常态化阶段,相关火箭发射将进入密集期。 研讯社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公众号 |
上一篇:昨天喊“管住手”,现在这么搞
下一篇:一则“海外商品头寸”传闻!
研讯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