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06-20 - 小 + 大
不知不觉,发现一件事,自己已经持续做了1000天了。 在用词上,我没有用“坚持”二字,而是用的“持续”。 原因是,我并不认为“学习”这件事,是需要去坚持的。 就像每天的早晚2次刷牙,已经成为了每天不得不做,不做便浑身不自在的事了。 至于最初是基于什么原因开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不间断的学习,这件事本身,我早已忘却了,努力回想了很久,都没有想起来。 大致记得有一个词,非常非常的重要:元认知能力! 这个“元认知能力”,就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后,人生便如同开了挂。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在阅读(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与路径)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能注意到自己的思考与思路,时时刻刻都在对自己的思考与思路进行“反思”、“校验”、“修订”…… 当然最重要的是:“升级”。 每天都在迭代,与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天又进步了一点点。 其实这4600个小时,1000天时间,拆分到每1天上面,其实是这样的: 每天接近3个小时的时长,而其实每天3小时全用来学习,在当下这个节奏极快,极其碎片化的时代,大概率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而我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很简单,同样也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这个碎片化时间包括:厕上,枕上,马上。 (施行“马上、枕上、厕上”——“三上读书法”的人是欧阳修,早在唐宋时期,居然就有人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来学习,这 “前瞻性”?) “厕上,枕上”好理解,“马上”对应到现代,就是通勤路上。 我自己是每天在通勤上会花掉2个小时时间,所以大部分学习是在这里完成的。 增长的飞轮效应一旦打开,便停不下来,飞轮越转越快,人生便如同开了挂一般。 逐渐的,把自己喂养成了自动化学习的机器,时间利用率,专注力、学习效率倍增! 叠加每日的“输出倒逼输入”,使得你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投放与喂养。 对于成长的支撑,大致可以分解成2个系统,一个负责持续行动,叫“行动系统”,一个负责刻意学习,叫“学习系统”。 行动系统要解决每天做的事情怎么持续行动,就像个体的生命运行一样,每天要呼吸、睡觉、吃饭,这些动作的节奏,是由行动系统来提供能量的; 同样的,为了自己的进步,每天也要做很多事情,于是我们也需要一套体系支撑。 行动系统有点像坚持,但是坚持一定是不够的,因为坚持容易掉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陷阱。 所以还要一个“学习系统”来解决刻意学习、每天进步的问题。 这里的关键词就是“刻意”,学习很容易停留在自以为懂的舒服区,于是变成了“假学习”。 刻意的意思是,在你感觉差不多够了的时候,再专门用上心思,再多推进一点点。 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我深深地认为,我们终极的成长和进步,都是来自对于自己的挑战和超越,而非甩掉别人。 我常说:人生路,走到后面,一定是“向内寻找看自己”。 尽管人们一直强调,在社会上要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以此来甩掉对手,超越别人,获得成功。 但是我仍然深刻地认为,我们终极的成长和进步,是来自我们对自己的挑战和超越,而这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把目光放在他人身上,想着一招一式比对方好,进入这个模式,就像跟车,已然被动,且极容易跟丢; 而时刻明确方向,发现解决问题,迭代进步,开自己的车,走自己的路,顺便碾压对手,是更理想的场景。 归根结底,这件事,我不知道能继续持续做多久,只要不出意外,依然还是会每天打卡。 而即便如果哪一天,因为各种原因而耽搁了,中断了。这也仅仅流于表面的,但至少,学习这件事本身,一定会是终身制的。 正所谓:“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你有没有在持续地做一件事情?持续了多少天?如果你没有在做,那么你期待做什么? 欢迎分享出来,没准能遇见有同样目标的朋友。 |
上一篇:完了!暴跌!
下一篇:反弹5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