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神棍镰刀哥 短线镰刀手 2021-06-21 - 小 + 大
MCU芯片: 中信证券:缺货潮催化MCU国产化进程加速,叠加下游需求爆发,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①缺货潮催化国产MCU(微控制器)替代,国产厂商迎历史机遇。 ②MCU是在单芯片上实现基础的计算机系统,汽车、物联网强劲驱动。传统汽车单车用量在70颗以上,智能汽车单车用量有望超过300颗,将显著拉动MCU需求。 ③32位MCU市场国内厂商已崭露头角,逐步替代海外大厂份额。 2021年以来半导体芯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缺货,而MCU是本轮芯片缺货中最严重的品类之一。MCU产品的正常交货期在8-10周左右,而目前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在内的国际大厂均出现交期延长的情况,交期最多延长4倍。缺货状况下MCU渠道市场价格飞涨,以意法半导体为例,爆款型号的渠道价格较2019年涨幅近12倍。与此同时,部分国产厂商经多年积累,产品技术指标已经完全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在缺货背景下提供优质便捷的替代方案,下游终端厂商从本地服务效率、供货安全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综合考量,也逐步备份本土厂商方案,或直接将海外供应商替换为本土厂商。同时在此前海外厂商占据优势的汽车和工业级别市场,国内厂商也逐步导入。我们判断国产化替代不是短期效应,MCU国产厂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MCU是在单芯片上实现基础的计算机系统,汽车、物联网强劲驱动。IC Insights预计2021年全球MCU市场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6.7%;汽车和工业是MCU市场的重要驱动力,根据ASPENCORE,MCU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计算机网络、消费电子各领域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3%、25%、23%、11%,下游领域广阔。汽车和物联网是MCU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传统汽车单车用量在70颗以上,智能汽车单车用量有望超过300颗,将显著拉动MCU需求。 32位MCU市场国内厂商已崭露头角,逐步替代海外大厂份额。目前中高端MCU市场主要被意法半导体(ST)、恩智浦(NXP)、瑞萨(Renesas)、英飞凌(Infineon)、微芯科技(Microchip)等国外大厂垄断,国内厂商产品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细分品类。目前国内外32位MCU大多采用ARM Cortex内核,在ARM Cortex内核MCU市场中,兆易创新已经跻身国内前三,此外中颖电子、华大半导体、芯海科技、极海/艾派克、顶诺微电子等厂商也处于快速成长中。 中信这吹牛吹的也不错。 所以我选了喜欢的概念股:力源信息,上海贝岭,北京君正, 再看看个股技术面情况: 这个出轨比较早了,属于高位了。 这个前面出轨试探后回踩了,今天算大阳线正式出轨了。这也是低位出轨票。 这种走趋势的票,就只能低吸了,追涨是不行的。 本来还想讲点华为概念的逻辑,因为6月24-27日 都是华为公司密集信息发声,所以这几天围绕华为概念去买票也不错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一不小心,字多了一点。看吧,贯穿伤呢! 说明一个情况:美人鱼果然不是那么好钓的。 |
上一篇:来不急了,速度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