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韭菜团子 基本面驱动 2021-07-10 - 小 + 大
我们周末的语音会议,迄今已经有多次形态上的变化,从最初的幕后小编线上语音交流,到邀请各平台大V、游资们分享经验心得、行业个股逻辑,再到行业专家分享解惑。之所以不断探索语音会议的形态,初心还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最大的收获。 我们一起分享观点,紧扣行业信息,研究共享,茁壮成长! 欢迎公社里的各位韭们,有看好的行业、个股能与我们联系,积极参与到语音会议分享,我们用逻辑对话。 关于语音会议的效果或意见、建议,也欢迎大家私信韭菜团子官方账号或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风险提示:语音会议的发言并非推荐大家进行股票买卖,请大家不要盲目采信任何观点,会议分享的内容只是信息来源之一,请大家理性鉴别,独立思考! (小标签是分享嘉宾公社ID➕分享主题) (以下观点仅代表发言人观点,不代表韭菜公社观点,个股行业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一、站在风口的自动驾驶 按照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我们将自动驾驶划分为六个级别,其中L0到L2级别是辅助驾驶,L3到L5属于自动驾驶。 最近,德国联邦通过了首个L4级别的自动驾驶法案,允许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于2022年正式上路。而我国最为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出台了相关政策,预计2025年高级别汽车(L4级别级以上汽车)开始大规模应用。与之相关的车企规划也与政策相呼应。
二、自动驾驶目前两个方面: 1.单车智能 单车智能是以自身的视觉来实现的,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传感器、摄像头等。代表性的有德赛西威和中科创达。 2.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就是车联网,以路测基础设施云端网络城市交通系统等来实现的,简单来说就是人车路云。
三、自动驾驶需要克服的难关: 1.安全问题 汽车上无论是摄像头还是雷达传感器都是在光传播的范畴内实现的,不仅有范围距离上的限制,如果有障碍物或者恶劣天气,也会影响他的感知判断能力,从而发生一些危险。 2.ODD(自动驾驶设计运行领域) ODD运行范围小也会限制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在不同的环境下,车载传感器可能会失效。车路协同能扩大自动驾驶的设计可行域。车路协同可以把数百米以外的风险提前预知,可以越过障碍物直接传递信号。 3.成本问题: 自动化汽车对道路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段道路上路测设备完善之后,所有经过这个路段的自动化车辆都可以用,这样就可以减轻车辆自身传感器压力,这样单车智能的格局就大很多。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未进行大规模投入。
四、挖掘方向: 1.以华为为核心的产业链方向 2.以百度为核心的产业链方向 3.与政府合作进行智能化道路建设规划
(以下观点仅代表发言人观点,不代表韭菜公社观点,个股行业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期表现引发的思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市场火爆,从整车发酵到上下游的挖掘,背后的直接原因是电动车的技术整体上较最近几年已经成熟,用户使用体验感提升,有了电车替代燃油车的基础,曾经炒作过的概念都得到了实际的业绩落地。 我认为碳中和是未来数年之内可以影响各大产业投资和发展方向的大级别题材,和新能源汽车逻辑类似,碳中和不仅仅只是因为环境保护,是新的经济模式对旧的经济模式升级革新的一个需求,必然会慢慢朝着业绩落地的方向演进,这就拥有相应的想象空间。
二、林业碳汇 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众多方式中,植树造林举足轻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欧盟市场2015-2018年价格维持在30欧元/吨。欧盟2015年2017年起步阶段价格是30欧元一吨,随着疫情好转以及欧盟承诺要在2030年检测目标从40%就上调到55%。加之美国重返巴黎协定。现在欧盟那边的碳汇价格大概是40欧元一吨,是历史最高水平。按已知现在的汇率来推算,对应人民币大概是300元/吨。
三、岳阳林纸 岳阳林纸是林纸一体化的央企龙头,是造纸上市公司中拥有林业面积最大的公司,主营机制纸、商品浆的生产、销售及林业经营,涉及工业大麻、环保等概念。 岳阳林纸拥有林权证的自有林地近200万亩,与山森林业共同签订《关于开发林业碳汇的合作协议》,共同新开发林业碳汇林地100万亩。在2006年先后成立了 “茂源林业有限公司”和“森海碳汇开发有限公司”提前布局碳开发项目,具有林业碳汇开发经验优势,目前这两个公司都有个两三百人的规模。 2017年茂源林业与壳牌能源首单碳汇交易实现收益,茂源林业和森海碳汇开发在2020年的时候分别实现了大概是4.73亿和0.96亿的收入。6月28日公告,岳阳林纸将向包钢股份提供不少于200万吨/年的CCER的自愿减排指标,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总量不少于5000万吨。未来会有更多的业绩会逐步落地,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四、问答 Q:关于碳汇的第三方检测一般是国企来做吗?有没有民企,此检测领域有没有投资机会? A:有民企,我现在拿到资料是由民营企业来做第三方检测,大概率也是国家的监管之下进行的。因为国内现在各个地方的碳交易所还在试点阶段,各方面的标准都不完善,后边怎么样,不是很清楚。 Q:国企的优势仅仅是因为行业周期长,民企不太适合?然后国企目前在林业碳汇市场是岳阳林纸一家或者独大?公司在此领域有没有定价权的优势? A:定价权不一定有优势,公司的优势在于布局早+经验丰富+先发优势。
(以下观点仅代表发言人观点,不代表韭菜公社观点,个股行业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一、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 初创期(50亿内):产品有前景但没有完全的商业落地,不确定性大。 成长期(90亿-200亿):产品量价齐升,公司利润大。例如:英科医疗,立讯精密。 竞争期(市值较大):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股价回撤。例如:牧原股份。 成熟期(市值大):业绩稳定增长。股价慢慢爬升。例如:贵州茅台,东方雨虹。
二、选择投资的时期:成长期最好 初创期和竞争期:企业价值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投资这一阶段的企业要尽量选择足够低估的价格,才能享受到较低的风险和较大的回报。 成长期:投资阶段利润最大的一段。 成熟期:公司成长比较稳定,尽量在系统性风险给出的低估的时机做投资,才能享受到超额收益,并且不太适用小资金量,更适合中大体量的资金。
三、如何选择成长股:以英科医疗为例 (1)关注两个要素,一个是时机,一个是自身基础,一个企业要快速的成长,必然有独特的时机,也就是风口,这个风口是针对整个行业的,而企业自身也必须具备脱颖而出的一些要素。 (2)对英科来说,这个时机是疫情,去年三四月份张文宏就提出了疫情常态化的观点。很多人以为按照中国的经验,国外会很快控制住,但国外做不到像我们国内这样的管控。 而英科独特的几个要素,也就是他优秀的自身基础:由于行业扩产周期慢,其扩产在疫情爆发节点落地,需求端比较稳定,疫情供需失衡导致销售模式的变化。这些独有的要素是使得英科变成疫情风口上最受益的股票。 (3)所以成长股投资,不仅要判断风口,还要精筛细选个股。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上,成长股投资需要先观风,再看股。
四、观风 1、观风的方法: (1)日常观察:很多消费品都是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特别是爆发出的新消费新模式,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细心的感知生活中的变化。 (2)股价异动:多关注些趋势票,最好是阶段性涨幅超过20%的,结合看板块指数是否上涨,因为风必然是吹整个板块的。然后再去研究风的形成因素,和可持续性。股价上不要一味的追高,但也不要恐高,很多硬逻辑能走出来的,未来空间还很大。 2、观风的要点: (1)不要有偏见:尽量对新事物保持乐观好奇,深入研究,然后理清脉络后,再去批判去辩证看是否自己太乐观。 (2)质变点再去下注:任何短期政策和技术变革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要太关注短期行业技术变革,关注长期行业的量变积累到质变,等到质变点再去下注。 (3)大格局,大风口:要多关注一些空间更大的机会,因为大机会往往有更高的容错率和风险回报比。 (4)多看1到N,少看0到1:多关注那些开始商业落地的机会,少投概念,概念是初创期,商业落地才是成长期。比如VR这几年都没有很好的商业落地,本质是行业痛点没解决。而新能源和光伏就是这两年开始从1到N的一个阶段,轰轰烈烈涨的超出人的想象。
五、看股 风口上选股的要点是选鸟不选猪。选择那些风不来也能飞起来的鸟,规避那些风不来趴在地上的猪。 (1)好股一般不靠风也能起飞,只是风口来了会飞的更快更高 公司有合理的毛利率,比同行优秀的净利润率。 (2)越纯粹越好 公司的业务营收构成单一,分析上会比较简单,风口上越纯粹越能享受到估值的提升。 (3)大股东股份集中 公司当风口来的时候大股东更有动力将利润留存上市公司享受资产的增长。 (4)量价齐升最好 公司成长期必然要扩产,且产品还是供不应求,最好的企业在这阶段是量价齐升,但主要还是依靠扩产比较好,能依靠提价的企业是少数的。 (5)有业绩落地 公司的预期最终能实现,成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六、问答 Q:如何从底部发现这种成长股、成长企业? A:通过涨幅比较大的股票去筛选公司,再从公司里面找成长逻辑。成长股涨50%之后肯定牛。比如锦鸿,这些企业有逻辑,吹的多好不重要,股价短期再放量的量价齐升反映出来才重要。
Q:考虑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时,您认为是产品概念本身更重要,还是这个团队综合指数的预测更重要? A:产品行业更重要就是先选行业再选公司。管理团队其实不太可预测,管理层放第二,他的业绩长得比别人业绩好,那这个阶段他管理层肯定是好的。 (以下观点仅代表发言人观点,不代表韭菜公社观点,个股行业有风险,请谨慎投资。)
Q:为什么想来分享自己的炒股经历? A:炒股经历比技术更重要,我想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希望大家不要走我的弯路。
2007年,高中时候开始接触股市,曾日赚1500,感觉股市赚钱容易,萌生放弃学业的念头。大学期间退学炒股,在未接触打板模式之前,是有盈利的。那时的我会去研究题材、风口、图形等,并且能够买入后长时间持有。除此之外,还会观察盘面,在不同涨跌情况下,购买不同类型股票。但是以前的模式,只能有一些小盈利,无法实现大富。 2015年9月9日,在某股吧注册用户,从那之后开始了打板、冲天炮。15—16年的时间里,总体还是有些盈利。 但我后来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时间来到18年,那时候行情不好且极端,流动性不好,那个时候还满仓梭哈冲天炮,自己冲动的后果就是那一年,亏损高达10w,后来总结,这些钱都是自己亏在模式之外,如果是价投就不会这样,当时研究的很多股,现在都是非常好的牛股(如宁德时代、中国中免、智飞生物、通策医疗等)。但我作为散户,无法坚定的长期持有。 18、19年当时的我自认为自己很牛,可以买到牛股天天连板,而事实上,小赚大亏,随着本金的减少,信心在每次大亏后都严重的损耗,心里很难承受。很多人都嘲笑我怎么不继续冲天炮了,在两年时间里,冲天炮已经让我亏损严重甚至破产,当时的我已经面临绝境,我为什么要继续延续错误呢?大家也爱用之前我筹资资金的是嘲笑我,但是去年(2020年)在某平台直播我赚了些钱,是一些网友感觉我的精神还是蛮积极的,通过去年的努力,我已经把债务归还,未来我将会继续低吸的模式。希望之后自己能通过努力财务自由,至少在我这个小城市。 我们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扛不住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能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成功,价值投资绝对不是个笑话。(贵操)
更多详细内容,请移步韭菜公社。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点击下面名片关注:
基本面驱动 韭菜公社(jiucaigongshe.com)官方公众号,基本面研究为主的投资分析 公众号 |
上一篇:怕了?它还要涨!
下一篇:有部电影,将燃爆暑期档!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