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疫情地图 亚洲:警惕印度成为新的震中 ●●●大●● 欧洲:意德基本确认新增峰值 ●●●大●● 欧洲:累计确诊61.6万例,占全球51%,意大利、德国基本确认新增峰值,西班牙、法国、英国还有待观察, 西班牙累计确诊12.6万例,最新新增近7000例,超越意大利成为欧洲确诊数最多的国家。 西班牙疫情从3月中旬开始加速,3月下旬以来每天新增保持在7000例左右,但目前仍未见明显拐点,并且死亡病例达到1.2万例,死亡率接近10%。 意大利累计确诊12.5万例,最新新增4800例。 意大利疫情从3月上旬开始加速,在中国的大力帮助下,新增数据从3月下旬开始趋势下降,已经基本确认新增的峰值。 意大利累计死亡病例1.5万例,死亡率同样很高。(缺乏医疗资源) 德国累计确诊9.6万例,最新新增4900例。 德国疫情从3月中旬开始加速,受益于充足的医疗资源、领先的医疗技术,德国新增3月下旬就开始稳定,并且目前死亡率1.5%,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 美洲:美国是目前全球的震中 ●●●大●● 美洲:累计确诊35.6万例,占全球30%,其中美国累计确诊31.2万例,占全球26%,已经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同时要警惕巴西的超预期扩散。 总结 ●●●大●● 从新增数据峰值来判断疫情比较直观,但是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检测未普及导致的数据失真,所以还要综合考虑其他数据。 其中检出率是指确诊人数与检测总数的比值。 从检测这一块来看,韩国是做的比较好的,韩国总计检测44万人,韩国总人口5100万人,检测密度大概80人/万人。韩国累计确诊1万人,累计检出率是2.3%,也就是平均检测100人有2.3人为阳性。 而美国本月初的总检测人口是95万人,确诊16万人,检出率高达17%,这意味着美国检测普及度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病例没有接受检测。 英国检出率就更高了,接近20%,说明英国也有很多病例没有检测出来。 1)中日韩防控得最早,但是近期境外输入压力较大,尤其是日本数据有重新上升的趋势。 2)欧洲在经历3月的加速扩散期之后,意大利、德国已经基本见到新增峰值,但是西班牙、法国仍然不容乐观。并且除德国之外,其他欧洲国家均面临缺乏医疗物资的困境,导致一方面死亡率高企,另一方面就算新增出现高峰,新增病例短期也很难降下来,只能尽力压平曲线。 3)美国是目前全球疫情的震中,随着检测的深入,新增数据、确诊数据还会继续攀升,预计最早也要到4月中旬出现拐点。 4)从节奏上看,中国以及东北亚的疫情是第一波,欧洲和美国是第二波,那么未来要警惕印度、巴西甚至非洲等地的第三波出现,这些地区人口密度大,并且医疗技术、医疗资源都极度缺乏,一旦爆发后果不可想像。 5)从时间上来看,目前乐观预计全球拐点可能随着美国拐点的出现而出现,大概在4月中下旬,但是疫情拐点不意味着结束,可能会是个持久战,如果疫情持续到10月份,那么又将进入北半球新一轮流感季。 3月底以来,研报社多次强调当前阶段是政策与预期的博弈,一方面,国内将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财政政策全面扩张,货币政策作为配套先行,而另一方面,疫情、经济以及业绩的悲观预期将压制市场情绪。 疫情直接影响市场预期,所以本文主要对当前全球疫情做个数据梳理与评估,篇幅有限,关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后续展望留到下周说。 虽然今天没有“答案”,但是研报社节假日加班给大伙儿普及全球疫情进展,研粉们别忘了点“在看”哦!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上一篇:开盘直接满上再说
下一篇:实盘交易,先来100万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