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今天反弹这么弱,会不会是下跌中继,后面是否会继续大跌? 我聊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吧: 2017年白马牛气冲天,当时的扛把子有两个:中国平安和贵州茅台。 金融和白酒携手创辉煌,都是万亿市值的大哥大,那时候买中国平安的人,讲了一段这样的故事:中国人手一份保险,你想想这市场有多大,你想象保险龙头中国平安的市值得多少? 往事如烟,现在大家追捧的宁德时代,同样是万亿市值,只是故事讲述不一样了:全世界的燃油车被电动车替代,你想想这市场有多大? 怀揣梦想的追逐,心里永远都是美滋滋,前提是别叫醒我。 2018年2月份美股忽然崩了,作为跟风小弟的A股当然很伤感,跟着崩了一周,但市场没有多少恐慌,很快就迎来了2周的强劲反弹。 机构们的想法很简单:拿着白马死扛,基于白马股优良的业绩,通过长时间的高位震荡,消化高估值。 机构们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你高估,但就是不卖,毕竟当初的口号是白马股可以穿越牛熊。虽然这一论断的历史验证,只有2年。 结果好死不死,遇到了4月份的ZM贸易争端,上证50再次破位大跌。 随后争端持续发酵,这事儿没法回头了,机构们终于清醒了:这是遇到黑天鹅了。 黑天鹅是啥? 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想过的突发事件才是黑天鹅。2018年你没想到美国人要干我们,2021年,在陆家嘴豪情万丈,指点江山的互联网巨头们,绝没想到会被监管层干。 可以开绿色通道让你上市,也可以一纸通知在你上市前夜取消你上市的资格; 你偷偷摸摸上市,那我就组织7个部委联合审查,时间周期不确定,查到你服为止; 你成为中国人口生育大计的绊脚石,那就一纸文件干死你; 多事之秋,每隔两年,中国都要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8年我们跟美国人干,现在,监管层跟资本巨头干。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坚守白马的机构们,他们想死扛空间,熬时间,结果时间没了,空间也没了。 2018年的崩塌结构非常清晰:第一波杀估值,如果你依然怀抱希望,那么第二波黑天鹅事件,再杀估值,把你杀尘埃里,杀到绝望,杀到信仰崩塌。 比如这种: 价投的人有句话说的很对:如果你没有账户腰斩的觉悟,就不要做价投。 因为好公司腰斩,真的很常见。 2018年,黑天鹅事件再杀估值以后,市场迎来了漫长的震荡: 黑天鹅在于突发性,突发造就恐慌,半年前,你认为它是核心资产,绝不卖,半年后,同样的东西,5折给你,不敢要。 这就是恐慌,恐慌到你甚至认为那些巨头们马上就要倒闭了。 恐慌发泄以后,终究要回归理性,毕竟经历了两波杀估值,有些东西,确实很便宜,所以有人会进场抄底,恐慌会缓和。 所以,第二波杀估值以后,已经没有太多杀跌的动力。 理性回归,不一定是底部。因为2018年真正的底部在年底,在市场惨绝人寰到大量上市公司面临质押盘爆仓危机的时候。 监管层出手救市,我们当时炒了地方国资驰援,也炒了横空出世的科创板。 本轮危机,起于“双减”意见,发酵于互联网巨头崩塌,连带A股权重崩塌,一到两周内终究要回归理性,而终结点,要看监管层的态度。 滴滴,到底是放你一马,还是一刀铡? |
上一篇:再见了,永久停更!
下一篇:领导动真格了...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