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刺激的终结?| 要素市场化新政解读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0-04-10
- 小 + 大
![]()
4月9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文件发布,这是中央第一次发布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
《意见》分别就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提出市场化完善要求,旨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要点解读一:要素市场化分配说白了就是减少政府干预,进一步放开政策的管制,以改革促发展。
文件指出,各要素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核心的原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给予要素市场化的发展和分配地位,政府仅仅推动规则建立和日常监督。说白了,就是进一步放开政策的管制,深化上述五个领域的“放管服”,以改革促发展。1)土地要素,提到了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四方面改革要求。2)劳动力要素,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四项内容。3)资本要素,提出要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4)数据要素,提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和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5)技术要素,提到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五大方面。ps:其中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第一次提出,这或许标志着在5G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国家级资源。
要点解读二:《意见》核心表述与之前的四中全会精神一致,也就是说不是新东西,但是这个发布时间点比较微妙,或许意味着国家面对新一轮经济压力,不会走老路,不会选择“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而是采用逆周期调节托底+以改革促发展的方式。
国内疫情尾声,但是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稳增长、稳就业压力很大;海外疫情还在持续,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新一轮衰退,同时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主要国家均宣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国内将要实行像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的预期越来越高。
然而,这份《意见》在这个时点落地,或许意味着国家面对新一轮经济压力,不会走老路,不会选择“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而是采用逆周期调节托底+以改革促发展的方式。
其一,欧美国家这一轮财政刺激规模都在GDP的10%以上,按这个比例的话,原先有声音认为中国可能会宣布接近10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但是现在这个预期降低了。(原先觉得又要大放水搞房地产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其二,逆周期调节托底政策依然存在,例如货币政策稳步降低LPR利率、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推动专项债发力基建等等,但核心只是起到托底的作用,而不是盲目刺激经济。其三,制度的改革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例如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发展;再例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仅能进一步推动基建项目的实施,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研报社认为,如果把国内经济比作一个人,经济阶段性下滑就相当于感冒发烧没有力气:这个时候如果采用“大水漫灌”式强刺激,那就相当于吃兴奋剂,吃下去立马见效活蹦乱跳,但是对身体有害,并且很快会体现出来。而如果采用以改革促发展的方式,那就相当于喝中药,虽然可能短期看不到效果,但是这种根本式的治疗不仅对身体无害,甚至某些成分可能还对身体有长期的好处。ps:《意见》在这个时间点落地只是个信号,具体后面选择走哪条路还得看政策的走向。聪明的研粉们,您怎么看?
4月9日晚,美联储再次宣布2.3万亿美元信贷计划,进一步托底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
继3月23日宣布一系列QE政策托底流动性之后,昨晚美联储又宣布了总规模高达2.3万亿美元的一篮子信贷支持的政策举措,一方面扩大此前启动的TALF、SMCCF和PMCCF的规模,另一方面还新增了PPPLF、MS等多项工具。其中Main Street是美国次贷危机时候实行的,这次Main Street重出江湖意味着美联储可以进一步购买信用级别更低的中小企业债券,而中小企业是这次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也是信用市场最担心的,所以这个动作进一步缓解了信用债市场压力,同时也进一步缓和了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就业问题。总之,美联储2.3万亿美元的信贷计划进一步缓解了当前的流动性挤兑,也降低了潜在的尾部风险,所以消息发布之后美股上涨近2%,黄金上涨2.3%,美元指数明显下跌。(黄金的中期逻辑已经在3月24日《不要再恐慌了!》一文中详细解读)
4月9日晚OPEC+临时会议举行,原油市场大幅震荡,但是目前仍未达成任何协议,油价何去何从?(建议先回顾《突发,央行降准!》一文)昨晚19:00左右,俄罗斯声明未计划与美国、沙特讨论原油,布油随后一度从34.8美元下跌至32.5美元。 晚上22:20左右,有媒体报道,沙特和俄罗斯就深度减产达成协议,减产高达2000万桶,布油一度上涨至36.4美元。 晚上23:17左右,有欧佩克代表称减产是1000万桶,随后布油大幅回落。 凌晨3:30左右,有消息称墨西哥不同意减产,随后布油再次下跌,布油最终收于32美元。
据称,OPEC+会议总计举行了7个小时,其中有5个小时是在说服墨西哥接受减产。(墨西哥产量大概是180万桶/天,各方希望墨西哥减产40万桶,墨西哥只同意减产10万桶)OPEC+本来已经谈妥了减产计划:从2020年5月1日起,启动首轮的减产协议,规模为1000万桶/天,为其两个月;7月之后,减产规模调整至800万桶/天,直至年底;从2021年1月起,继续下调至600万桶/天,截止到2022年4月。但是由于墨西哥的抵制,这份协议没有成功落地,并且欧佩克代表称不会在没有墨西哥的情况下削减石油产量。 原本是美国、沙特、俄罗斯三大势力的角力,现在突然冒出个墨西哥,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注定。不过就算上述减产协议达成,也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原油市场供过于求大约2500-3000万桶/天,现在减产1000万桶,不过是把储油暴库的时间点向后推迟两个月而已,真正的减产可能还得看美国与俄罗斯。总之原油的靴子还没落地,今晚还有G20能源部长会议,保持关注。
截至4月10日,创业板一季度业绩预告就披露结束了,研报社今晚梳理了一份“最新一季度业绩预增精选名单”,凡是点了“在看”者,在本文“在看”数超过1万之后,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注意,社长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过了,只有点过“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
研报社每天的内容量很大且有深度,若独自阅读,要么会遗漏明珠,要么很难理解透彻,建议您跟认识的股民小伙伴结伴研读,定有更多心得跟收获,祝研粉投资顺利!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
上一篇:怎么躺赢一波主升浪?
下一篇:速来!要搞点大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