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除了抱团都在跌

原创:公社手记   基本面驱动   2021-10-27 - 小 + 大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01
题材和行业


氢能源:碳中和加速行业政策出台

 

关注原因:短线。《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及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352辆,增长空间极大。

 

一、事件刺激: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近日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二、碳中和加速氢能源政策出台:作为清洁脱碳的二次能源,国家和地方对氢能的发展高度重视,2020 年修订的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范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就氢能源的发展有明确要求,一半以上省份在十四五规划中指明氢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具体规划和举措。同时碳中和的大背景以及冬奥会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氢能源加速推广,预计2021-2035年是我国氢能源汽车推广、规模降本、技术完善的阶段,2035年后氢能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

 

三、上游制氢环节: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估算,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3342 万吨增加至3715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左右。“蓝氢”则成为“灰氢”过渡到“绿氢”的重要阶段。灰氢中工业副产制氢,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技术成熟、效率高等优点,预计未来我国PDH扩产将带来90万吨/年以上的副产氢潜在增量,增长潜力可观。虽然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结合CCS技术,成本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低于绿氢成本,因此看好蓝氢未来的增长空间。绿氢长期占比有望大幅提升。从增长空间来看,受益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以及碳排放约束,2020-2030年间绿氢比例将从3%上升15%,增长空间极大。

 

四、中游储运环节:高密度储存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储氢问题有待突破,氢能将迎来繁荣发展。目前我国储运氢气的方式主要分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高压气态长管拖车是我国目前氢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液态储运具有储氢密度高,能运送大量氢气,适用长距离运输氢气运等优势。但液体转化成本高,未来伴随成本下降,有望在液态氢气运输上具备竞争力。此外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加氢站作为给氢动力车提供氢气的燃气站。目前全球加氢站的数量不断增长,到2020年底达到了553站。多个国家对加氢站的建设有部署,如日本在《氢能基本战略》提到到2050年要用加氢站逐步替代加油站。

 

五、下游燃料汽车行业:数据显示到2050年,氢能源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有望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燃料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近年来氢能源汽车都保持了较高的销量和保有量增速,2016年和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3%和114%。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352辆,增长空间极大。

1)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中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到2025年达10万辆,CAGR高达115%,市场规模800亿元。2030年后,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重卡和乘用车规模也将迅速扩大。规划在2030年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80~100万辆。

 

六、相关个股:

                                  

(部分资料来自天风证券、中银证券研报 )

 

MCU:兆易创新三季报亮眼,行业景气

 

关注原因:短线,兆易创新第三季度MCU业务收入同比221.95%,量价齐升;中长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家居行业进入爆发期,WIFIMCU需求大增。

 

1、事件驱动:10月27日盘后,兆易创新公告了亮眼三季报:第三季度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178.47%;环比增长78%。兆易创新表示,公司Q3净利增加的原因在于芯片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销量增长,公司产品售价有所提高。第三季度,其MCU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5.48亿元,增幅221.95%;存储芯片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6.51亿元,增幅63.69%。

 

2、价格方面:继英飞凌、ST涨价之后,全球市占约30%的MCU龙头企业瑞萨也宣布将从明年1月1日起提高大部分产品报价,其中包括新完成收购的Dialog的产品。瑞萨强调,涨价的原因主要是自身产能不足、加上产业链上游晶圆产能的限制、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与此同时,MCU厂盛群表示第四季度不会跟进涨价。

 

3、产能方面:瑞萨、ST、英飞凌等芯片大厂位于马来西亚封测厂受到疫情影响而营运降载。不过,随着马来西亚放宽防疫限制、工厂员工完成疫苗接种,当地半导体产能已开始逐步爬坡。据大摩调查,9月末晶圆厂设备商产能利用率已由51%上升至89%。

 

4、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背景下,下游需求依然紧俏,MCU、MOSFET、IGBT等汽车芯片未来有望延续“缺货涨价”格局。瑞萨社长柴田英利近日也表示,虽然市场对终端销售趋缓有所疑虑,但至今仍未看到芯片需求减缓情况发生。现阶段瑞萨所有客户都处于库存枯竭状态,若不确保一定程度芯片数量,仍无法回复到原先的营运状态。兆易创新调研纪要显示,在MCU产品上,整个行业的需求目前还是远大于供给,缺货比较严重,市场需求远超过公司的供给量。

 

5、业绩方面:受益高景气度+国产替代,MCU标的业绩高增长。其中国民技术Q3单季扣非归母0.43亿,成功扭亏为盈;中颖电子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104%。

 

6、业界认为:MCU缺货仍将持续,预估供需可望在2022年上半年左右趋缓。本土MCU厂到明年都将一路受益于供应链供需紧俏与相关涨价效应。

 

7、市场规模:根据ICInsights数据,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2021-2024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6.08%,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185亿美元。2020年全球MCU前四大应用领域为汽车/工控/消费电子,分别占比36%/25%/16.4%。随着智慧家居、IoT等联网需求增多,所需的计算及数据处理能力更强,越来越多的32位MCU被使用,截至2020年,中国通用MCU市场中32位占比已达54%。

 

8、景气细分:WIFIMCU

StrategyAnalytics发布报告称,2021年Q2智能音箱和智能屏幕的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34.8%,达到3950万台。伴随Matter联盟等统一连接标准生态的培育,IoT终端互联互通有望加速,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有望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推动底层WIFIMCU芯片&模组需求爆发;以小米为代表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连网IoT终端数接近80个,相较目前国内家庭预计平均不到两个的连网终端数,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短期,以智能照明、智能安防为代表的下游需求有望接力爆发。根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上的支出将在2021年增长44%到1230亿美元。

 

9、相关标的:

全志科技:公司目前已经量产了XR系列MCU+WiFi产品,应用在AIOT相关领域。

乐鑫科技:公司是物联网Wi-FiMCU芯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兴业证券、德邦证券、民生证券、财联社、公司公告)

 

量子计算:“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问世

 

关注原因:短期,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问世,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1、背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的量子计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另外,在10月26日下午习主席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北京展览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领域,重点展示了“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研究、“天机”类脑芯片等基础前沿重大突破以及散裂中子源、“慧眼”卫星等科学装置;

 

2、量子计算机历史

1)国际科技巨头 IBM、Google 等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持续发力,样机研发占据领先地位,纷纷制定超导量子计算发展的宏伟蓝图。IBM 于 2020 年发 布超导量子计算路线图,计划 2021 年推出 128 位物理比特“鹰”平 台,2023 年推出 1123 位“秃鹫”平台,2030 年目标达到上百万位。

Google 在 2019 年报道基于 53 位量子物理比特超导处理器“悬铃木” 率先实验验证了量子计算优越性,2020 年报道基于超导处理器开展 的量子化学应用验证实验; 

2)2020年,我国科学家潘建伟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3、“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

1)今年以来,潘建伟团队于近期成功研制出“九章二号”。实验结果显示,“九章二号”的算力实现了巨大提升。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最优经典算法,“九章二号”求解高斯玻色取样问题的处理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10的24次方倍),比“九章”快100亿倍。“九章二号”1毫秒可算出的问题,全球“最快超算”需30万亿年,在研制量子计算机之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2021年5月,研究团队在“祖冲之一号”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倒装焊3D封装工艺,解决了大规模比特集成的问题,研制成功了“祖冲之二号”, 根据目前已公开的最优化经典算法,“祖冲之二号”处理量子随机线路取样问题,计算复杂度比谷歌的5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提高了6个数量级,在计算速度上,“悬铃木”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2个数量级,“祖冲之二号”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7个数量级。

 

4、量子计算机由第一阶段,步入第二阶段:纠错和应用探索

1)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是世界科技前沿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实现对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国际学术界采取三步走的路线图。其中,第一个里程碑,在学术上被称为“量子计算优越性”;

目前,量子计算优越性的成功演示标志着量子计算研究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量子纠错和近期应用的探索。

2)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4到5年的努力实现量子纠错,在使用量子纠错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来探索用一些专用的量子计算机或者量子模拟机来解决一些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比如药物设计、分子模拟、密码破译等。

 

5、风险提示:新技术到产业化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量子计算的发展还处于纠错和应用探索的阶段,很难预测产业化应用到底需要多久;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信息、投资者调研)

 

军工飞机链:军工装备+景气度高+盘面顽强

 

关注原因:中线,全军装备工作会议召开,军工装备行业景气度将提升。今日新能源市场虹吸效应明显,但军工板块有资金接力,逆势红盘,表现强势。

 

1、国防军工板块表现顽强。今日大盘所有指数普跌,白线跌1%左右,黄线均跌2%左右,新股接连破发,权重股轮动倒下,题材不持续,除了碳中和,市场一片死气沉沉。所有的流动性都被新能源和电力吸走,但即便如此,宁德仅3%涨幅,中国电建冲高跳水翻绿,三峡能源冲击失败。综上,即便把所有的流动性吸干,新能源也仅如此了。反观市场表现顽强的板块:国防军工,由于昨天大大开会又要提速装备建设,且军工11月、12月需求景气旺盛,因此后续有希望反包今日早晨因为情绪带来的冲高失败。

 

2、军工首先炒上游元器件和材料。昨日讲了按照扩产节奏相当一部分军工企业会在2022年Q1左右投产,再按照被动元器件3到6个月的交付周期,所以接下来11到12月将是中游厂商的新一轮备货周期,加大对被动元器件的新一轮采购。今日盘面部分被动元器件走势较为顽强。除了上游元器件和材料外,军选民用装备可能会因本身属性安全且适用范围大而大面积被加速采购。

 

3、飞机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伴随国产大飞机的批量交付和国产化率提升,飞机产业链将持续受益,自中国商飞C919的取证交付完成后,全球大飞机制造商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与Airbus和波音在国际大型客机制造业中立足。军民融合前提是制造安全性、稳定性、维修性良好,背后是国产替代提供的各种零部件科技的提升,因此飞机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部分资料来自安信证券、网络公开资料)

02
公社用户挖掘


稀土

用户:猫猫喵喵喵

 

1、氧化镨钕价格从国庆节前的59万元上涨至今天的71万元,金属镨钕上涨至87万元,仍然有成交量,金属镨钕预期到90-100万元,氧化镨钕预期到80万元以上。

2、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电机订单增长比较好,风电领域需求2万多吨,占整体需求的10%。

3、今年海外矿的产量下降预计疫情影响消除后,未来矿产会增加。但国外5-10年矿端供应仍以中国为主导其中。

4、现在有钕铁硼企业和上游金属厂签长单,在上游企业供应量紧张的情况下,排除长单后的现货供应量所剩不多,叠加节后的补库需求因此也导致了目前现货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次新历险记

用户:强盗大魔王

 

1、核准制依旧可以一键无脑打新,没有太大的变化。

2、注册制新股要仔细甄别是否超募太多导致发行价和发行PE远超同类上市公司。

3、重点关注上市前的季报走势,一般公司IPO前都会想办法猛冲一波业绩来达到上市标准,会留下很多业绩后遗症,对估值影响极大。

4、是否破发和股价高低以及市值大小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市场风险偏好就是天然厌恶大盘,高价、全网申购的新股,如果是机构类型的高价新股低估值上市的话,照样要无脑打新,低价也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还是要看对标估值不能太离谱。

5、新询价方式之后,市场存在矫枉过正的情绪,后续连续破发会使超募资金逐渐理性,新股定价权还会持续变化,最终会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

 

火电亏损

用户:猫猫喵喵喵

 

1、龙头公司火电度电亏损约0.06元,区域性公司亏损约0.08元,火电龙头靠更高比例长协、更多进口煤占比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亏损程度明显小于区域性火电公司。

2、虽然各地陆续放开电价,但长协电量占比高使得Q4火电亏损规模可能进一步加剧,随着新一轮市场化交易谈判周期来临&电价管制放开&政府干预煤价,预计火电行业盈利拐点将在明年出现。

3、火电大面积深度亏损在市场预期内,且政府正在以此为契机理顺电力市场机制,推动行业完成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将对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4、推荐中国核电、三峡能源、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广州发展、广宇发展等。


今日TIPS



除了新能源都在跌

 


吹的监管都看不下去了


基本面驱动
基本面驱动
韭菜公社(jiucaigongshe.com)官方公众号,基本面研究为主的投资分析
4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社完整版置顶笔记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上一篇:今晚,说点你们最关心的。

下一篇:可能要熬到本周末!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