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割肉荣1 割肉荣 2021-10-28 - 小 + 大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明天三季报就要全部披露完毕,每年三季报结束后都是一次做选择的机会。 19年三季报前,我们选择了猪肉为代表的农业和宁德为代表的锂电;20年三季报我们告别了猪肉,选择了云铝、紫金、远洋为代表的周期,而在21年中报-三季报预告之间兑现了资源周期;同时20年末选择的新股(新洁能、law、爱美客),在21年一季度年报公布前后完成了兑现。 21年的三季报,又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时间;我自己也在不断思考和总结“什么才是胜率最高的投资”。 回顾之前的选择,周期是往往能在未来2-3季度里爆发,收益大概率可以翻倍 新股成长一波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目前预期收益已经没有前两年高了;最近由于新的询价机制,持续破发已经出现,这其实是未来的常态化,所谓成熟市场都是这样,无风险套利不容易。 目前注册制推进了几年,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全面放开供应,新股扩大的体量要大大超越传统的炒新资金,已往简单粗暴的模式会逐步失效,很多小市值、没地位、没名气的公司都可以过滤掉。 同时我发现最好的交易还是买入了宁王 宁王一路上的颠簸其实反应出我们市场的进化,全球成长行业的巨无霸必然得到全市场主流资金的认可,之前的茅台、医药,本质是对消费成长的抱团;目前这种抱团已经出现叛徒,而宁王们的抱团正在逐步形成。 现在不少人还在用业绩去计算电新行业的估值,恰恰说明了其内部的分歧,你们再去想想18年,大家还在按着计算器算着600块茅台的业绩,当时谁能算出21年初茅台变成了2600块 周期的机会在于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共振形成的短期双击。 在四季度到明年年报阶段,全球的货币政策都处于流动性预期的向下拐点;再看经济周期,我们已经进入放缓阶段,欧美处于虚弱复苏阶段,明年中也有放缓的预期;全球经济周期存在错配;所以目前看不到什么行业有周期性的机会。 成长赛道和消费的超跌反弹是短期为数不多的机会,而他们的机会都在下跌中酝酿 从上周五开始,市场在霜降的节气节点开始调整,立冬前市场有望迎来指数箱体的低点。 选择大于努力,三一在8月初的时候有一根放量百亿的长阳,技术派纷纷觉得见底了,但逻辑呢?其实需求向下的逻辑是一直没有改变的。 所以选错方向三一就变二一,今天又破位了,努力有什么用呢? 具体的板块内的变化,筹码结构的变化,大家耐心的等着业绩披露完毕,自然就会慢慢清晰,耐心一点、慢一点。 明日思路 月末又到了熟悉的和鸡汤交稿费的时间,本月风光储能还是收获不错,下个月看看市场会给我们新机会,先喝汤吧。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是:“你很有经验。”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经验越多,意味着知道的越多。 大多数时候,经验,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但是,在投资中太过依赖经验,有时候反而成为画地为牢的束缚。 比如很多老股民现在还经常和你谈什么猎庄战法 市场一直在自我进化,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人生就像行走在海里的船,所有的经验在海啸面前都是空白。若你觉得只有一个老船长就已足够,或许下一场海风就能将你席卷到海的对岸。” 时刻保持清零心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逐浪前行。 同样很多时候,我们会后悔没有卖在最高点,这是没有放下物欲;对于没有到手的收益都会贪恋。 最终我们陷入烦恼,尤其是隔壁办公桌的王阿姨今天又中了一个新股而你吃了一个跌停,你们之前的差价又拉大了 清空对经验的迷恋,清空对物欲的贪求,清空对烦恼的执着,人生路坎坷崎岖,只有懂得放下,才能腾出手来,不断向上攀登。 最后你的双11购物车,清空了吗? 日记记录仅对自己负责,不构成交易建议,也不会指导任何人操作。 短线上 赛道和必选消费是跷跷板预期,不追高,市场情绪冰点。 四季度排序方面电新>芯片>疫苗 中线上 电新,标配中游,底仓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回补一次。 疫苗, 维持标配。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疫苗2/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疫苗 mrna 午盘号见下图,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
上一篇:盘点A股“否极”的行业!
下一篇:有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