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这个题材,长期看好!

原创:龙哥   炼金士   2021-11-09 - 小 + 大

军工2个月以前聊过:


当时琢磨的是军工替代新能源成为新的主流热点,结果主观判断早了一个多月,中途被人按下去,但是资金并没有完全放弃,将中兵红箭打造成情绪标杆,维系整个题材的热度:



部分军工票已经突破,而军工ETF也收复了失地。


当初看好军工的逻辑有两点:


  1. 军工大厂暴增的合同订单验证了行业景气度;

  2. 中兵红箭的情绪标杆意味着军工得到了主观资金的认可;


典型的主客观一致,军工这条线相对于预期兑现的新能源,潜力肯定更大。我们这里聊的比较早,持续跟踪的人,手里肯定有筹码,再不济,军工ETF总该有吧。


今天深入聊一下军工行业的景气度是怎么来的。


很长一段时间,机构们都不喜欢军工企业,军工股票只在2014年到2015年牛市的时候有一段行情,然后走了4年熊市,一直到2019年才迎来周期反转,看中航西飞的股价表现就知道了:



这货是当年牛市的5倍大牛股,牛市结束以后,熊了5年,真心爱不起来啊。


2020年以后才被机构们挖出来重新炒,2019年军工的至暗时刻,不少军工卖方研究员熬不下去了,看着一路飞涨的白酒医药,无奈感慨:所有军工上市企业总市值,都不及一个茅台。


要是从造飞机保卫国家的角度,确实是军工更重要,你总不可能扛着茅台上战场吧。


但我要给茅台说句公道话,在商言商,情怀是没用的,2015年抱着爱国情怀买军工的人,很多到现在都没解套呢。


都是生意,军工企业累死累过不赚钱,茅台一年赚几百亿,不香吗?所以,从生意的角度看,前面几十年,军工确实不是好生意。


但是近两三年,军工已经逐步变成了好生意。


我举两个例子:


首先是定价机制。


2018年以后,大家都知道医疗集采的雷,政府代表公立医院集中采购医药或者医疗器械,各种灵魂砍价,说白了,本质是谈判双方的不对等。


医药企业面对手握巨量订单的医保局,注定是一场把自己逼到极限的谈判。


医药企业觉得自己亏,好吧,你跟军工企业比一比,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了。


因为军工企业面对的谈判对象,是铁板一块的军方,2013年以前,军方可以把你蹂躏的死去活来,跟你谈判,那是看的起你。


2013年以前,军方订单简单说,叫事前定价。军方事前把所有的成本利润定好,企业只负责造。


举个例子,军工企业研发出一架战机,军方参观完,觉得挺不错,开始“谈判”:这架战机的整个生命周期,我要500架,你核算一个总的成本,然后加5%的利润,给我做一个报价。


5%的利润,给你限死了。再说了,为国造飞机,是你的光荣,你敢多要吗?


雷军当初说,小米产品,只要5%的利润,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军工企业是真的不敢多要,比如造飞机的中航沈飞,常年净利率低于5%:



某罗有句口号:不赚钱,只为交个朋友!


沈飞可以借鉴一下,改改自己的口号:不赚钱,只为造好飞机,做良心企业!


企业可以不赚钱,无非二级市场砸盘让你熊着,但工人工资要发啊,研发人员娶老婆养孩子买房子得要钱吧,没钱怎么办?


好办,既然军方定利润,那企业可以定成本,我把成本抬高,利润总量不就出来了。


比如100架飞机,成本本来只需要100亿,净利润给我5个亿没问题,但是我可以把成本做高到150亿,那么净利润就有7.5亿,多赚2.5亿发奖金不香吗?


做高成本简直不要太容易,我也不拿供应商的回扣,只是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工作制度执行,996是资本主义剥削陋习,要舍弃,955或者935是必须的,公积金打满,奖金在规定范围内做最高,逢年过节发礼品,鼓励带薪休假等等,这么一来,成本不就高了嘛。


后来,军方一看,这不叫事儿啊,本来想节省成本,结果成本更高了,而且事儿也没干好。


于是,2013年以后,装备订购开始逐步采用新的定价方式:事后定价。军方制定装备最终定价,成本利润由企业自己控制。


举个例子:一款飞机被军方看中了,军方一口价:这飞机9000万,沈飞你能造就上,不能造,同样性能的飞机,西飞说可以给我造,你要不要?


成本懒得给你算了,利润看你本事,你要是有本事把飞机成本控制在1000万一架,最后赚8000万,算你牛,我认了。


这么一来,企业瞬间有了动力,传统产品降本增效搞起来,另外,新产品的研发动力也有了,老产品的成本军方心里都有数,但是新产品新材料没数啊,价格只能对标国外高端昂贵的产品,一旦造出来,稍微比国外货便宜一点,企业也能爆赚。


所以你们可以看到,近几年上市的军工企业,毛利高的吓人,我举个例子:



常年保持毛利80%以上,净利50%以上,堪比茅台,秒杀90%以上的上市公司,人家是真的赚钱,这样的军工企业,最近几年有不少了。


对于军方来讲,乐见其成,自己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材料,也省的进口被卡脖子,可谓双赢。


定价机制变了,还有一个问题:付款。


很长一段时间,军工企业惨兮兮,干了一年,结果拿了一堆的军方欠条,也不是不给你钱,给钱要走流程。军方的传统流程,叫三年滚动计划:当年采购计划,第二年采购草案,第三年采购预案。


我打个比方吧:今年我炒股要赚1000万,明年炒股要赚2000万,后年炒股要赚3000万。然后这种计划,每年都做一遍。


这种流程简直把军工企业折磨的死去活来。你的计划很完美,但是我要年年跟你要钱吧,我要年年跟着你的计划调整生产吧,砍单了我要减少物料储备,增加订单我要增加人手和物料。


军方制定计划的人如果拖延一下,能不能先把钱给我打了?我的工人难道不吃饭,研发人员等着奖金付首付呢。当然,可以跟银行借贷,但是利息你军方给我付?


这种付款方式直接导致军工企业不敢做长期规划,生产速度极慢。


坦白讲,没法怪军方,我们延续多年的军事装备建设思路是重研发,轻量产。研发一代,小批量生产,然后一边改进,一边研发下一代。这思路是对的,咱们以前的装备水平跟美帝国差的太远,花巨量的钱,大规模批量生产,只能得到的数量优势,在落后一代的情况下,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


所以我们埋头研发了几十年,终于在2010年以后,缩小了军事装备的代际鸿沟,比如歼20可以跟F35掰手腕,055型万吨导弹驱逐舰甚至领先美国,这时候的目标很简单:爆量快速形成战斗力啊。


所以,可以看到咱们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有多么急迫: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军方急得要死,结果一看军工企业的生产,跟龟速一样。


一查,症结在付款方式,你付款那么慢,年年要钱年年难,物料没钱买,嘴皮子磨破了,都快留不住工人和研发人员了,你让我怎么快?


于是,2018年以后,军方开始尝试新的付款方式:批次合并,大单采购。

重点在大单采购。军方一次性制定三到五年的订单规划,比如歼20战机,5年内给我来500架,轰20给我来300架,直升机来2000架。大订单一次性下完,而且直接打款,先付订金,沈飞今年给了300多亿,航发动力给了200多亿,洪都航空给了70多亿等等。


钱付了,这几年你就给我使劲扩大生产,可劲的造。


军工企业手里有钱,办事儿自然容易多了,至少招募高素质人才更容易了,另外,996是不是可以搞起来?为国造飞机,圆我航天梦,这么光荣的事,怎么能偷懒?


主机厂有钱了,对上游供应商自然也硬气多了,比如碳纤维材料,超导材料,钛合金材料等等,以前要留一点给民用,现在军工企业直接下预付款:其他人靠边,你现有的货,连续3年,我全要了。


上游企业一看,今年订单饱满,未来几年订单确定,扩大再生产的动力是不是更足了?


定价机制的变革,让军工企业更市场化;付款方式的变革,让军工企业快速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最后将制度规范化,这是今年刚刚出台的《军队装备订购规定》所讲述的核心。


任何不给钱的政策都是打嘴炮,都不可能激发市场追逐的热望,给钱给政策的军工,是长线逻辑,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开始抄底,逢低加仓!

下一篇:惨遭暗算,10万股东今夜无眠!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本文!价值千金!

原创2022-11-24

恐慌!怼死他!

原创2022-11-23

妖股的价值和意义!

原创2022-11-21

赤裸的诱惑!

原创2022-11-18

今天的阵眼!

原创2022-11-17

绿盘,谁在砸?

原创2022-11-14

关注炼金士公众号
炼金士的微信号:lrlc88

我是只玩投机的游资混江龙。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