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的渣渣。 从上周开始,亮哥就一直不断在反复强调,大金融涨起来并不是好事。大行情驱动确实需要大金融权重股的点头才能走得高走得远。问题关键在于冲关指数需要大金融“点头确认”,一旦确认搭好台子之后,该让位就要让位。 大金融就如同一心想要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而各种补涨的题材就跟刚刚想要登基的小皇帝,帝后争权,本就不是一路人。 这场戏自然唱不起来,只能草草收场,然后一地鸡毛。 所以亮哥一直把大金融在这里的定位称之为“搅屎棍”,跟以前"茅台生,万物死"是一样的逻辑。 至于昨晚央妈立马宣布全面降准50个基点,亮哥也做出来准确的预判。跟7月份的一样,就是为了对冲月中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维持资金面的平衡。 “巧合”到连时间都是一样的,15日宣布降准,15日9500亿MLF到期,典型的“左手换后手”,防止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本质上就不是拧开水龙头的动作。 不过结合到下月底才是除夕,历年来年底都会提及降准,一般时间都在元旦假期前后的时间段。因此为了对冲跨年资金的压力,央妈下个月还会降准一次。当然本质上跟这次和7月份的降准是一样的,不是本质性的放水利好。 值得期待的是如果连续降准仍面临资金面的压力,明年通胀压力大,稳增长压力同样巨大。在美联储迟迟不加息的前提下,央妈出其不意的降息预期倒是可以打满,预期最快可能在一季度。 降息才是真正的利好,降准勉强只能算个二房罢了。 地产股继续走强(昨晚ZZJ会议老生常谈和传东莞取消限购),利好的依旧是国资委控股的“招保金万”大型房企,家电家居。水泥建材等配套产业链继续跟涨。 不过今年地产既然没有了“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亮哥个人对于历来火爆的“春节销售”也信心不足。连头部的万科都在喊话要“节衣缩食”,私下也问了一些房地产行业的朋友,从销售到后台,今年年终奖都一降再降。 这种叠加了超跌属性,还在资金高低切的时候,持续性能有多强多高,不好说。 相同类似的还有大消费,白酒饮料、食品调味品都逆势走强。这又反应了我大A另一个特性——强博弈性,典型的非黑即白,容易涨疯,也容易跌过头。 权重股向上与之供应的不是高位运行的赛道股(比如昨天亮哥希望午后能共振向上的锂矿反而持续走弱),反而资金往低位切换,难道信号还不明显吗? 盘面还有一个隐隐的暗线就是国外最大的股票基金减持宁德时代之后,内资开始加速“结账”行情了。虽然内资一直都在兑现今年高位盈利高的赛道股,今天明显是大家都开始一起往下按,比手速了。 从跌停的个股中不难找到法拉电子、新洁能、晶华新材、吉林化纤等都是今年排名靠前基金用来和后面基金“区分”收益率的重仓标的,无一例外全是大跌。 每年12月都是结账的高峰期,跟自助餐一样,先来的吃跑喝足走了,最后一批人得把前面所以人的账单都结了才行。 周末的时候,亮哥就跟老铁们标注了上证这里的位置和10.26的位置十分相似,本想着小涨小跌的调整几天,然后慢悠悠的走好。不料周末直接放出了降准的大招,直接催动了大波动。 只不过这波动是反向向下大波动,有点重复10.26后面的走势。 其实关键的因素不在上证指数,也不在上证50的表态,重点在于科创50能否止跌企稳(其实就是海外基金对宁王的大幅减持的冲击,至少不能演化成年初海外基金对茅皇的影响类似)。 操作上高标是坚决不能碰的,哪怕是抢反抽都不碰。低位确定性的大消费、地产链明牌机会过于明显,日内太热,追高不见得明天能出来。碳中和(碳中和论坛)、农业(种子法下旬修改审核。冬耕化肥需求)的低位潜伏更安全有效点。 潜伏对了能出现10cm+的大肉,一旦错了基本上也很难大跌,甚至比整体盘面跌幅更小。 免责声明: 本号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所用,不保证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操作,投资者若以此为据,风险自负,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理性投资方为长远之道。从业证书编号A1280621070002 原创不易,多转发,多关注,“在看”顺手点一点 |
下一篇:12月7日 继续发财!
股海秘录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