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12-12 - 小 + 大
这2天正在思考明年的大方向和大机会,思路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大体框架是比较清晰的。 1、高位的赛道,整体的大机会没有了,更多的还是一些个股的机会。 比如拿光伏举例,上游价格被抑制,机会更多还是在中下游这块。 所以赛道这块,明年很难再次出现整个产业链集体再往上打个1-3倍空间的机会。 机会在细分上,需要去深挖,其中肯定会有牛骨出现,但难度会很难,考验的是对产业链以及对产业发展本身的深入洞察。 2、这2年表现不佳,甚至一直在不断调整的行业,明年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大机会。 这点光从“周期”的角度也比较好理解,跌多了就会涨,涨多了就会跌。 但如果仅仅是跌多了,还不够! 比如又要对行业进行洞察,哪些未来行业的趋势是一定向上的,哪些跌下去后,会在地板上躺很久,这点需要好好思考。 以我自己粗略的理解,医药医疗和消费,明年可能是一个大机会。 大消费,要分!最好是具有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偏向“Z世代”,“消费升级”,“新消费”这类的。 医药医疗,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另外就是由于“集采”利空风险释放比较充分的领域。 3、地产相关,这一块的机会,是由于政策方面的“松动”,从极致施压到“弹簧回到正常”的估值修复,你可以认为是“捡烟蒂”机会。 4、制造业 对于制造业,我认为可能是明年的一个大方向。 今年国家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从过去政府关注企业的“体量”到今天关注企业的“质量”,制造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中国的制造业,在国内基本可以完成自己的产业链整合,政治风险对中国制造业而言风险不是最大的危险。 但我们还有一小部分10%左右的高科技类的产品还在依赖进口,这需要我们再用一点时间努力弥补上的,进行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缺。 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我个人认为短暂会碰到一些问题,但从长期看,中国会稳坐世界工厂这把交椅的。 有以下几点: 1、中国人勤奋,勤奋东亚、南亚很多国家也都具备,但他们要么是人才储备不够,要么是政府的基础建设不够。 而欧美、非洲这些已经养尊处优习惯了,白+黑、00,996他们是肯定不会愿意干的。 在我认知观念里,无论再优秀都会被勤奋所超越,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更何况,我们最擅长的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像芯片这个产业,“集中怼”到第一梯队玩家,也是迟早的事。 2、中国有完备产业链的优势。 这点不用多说,可以去看施展的《溢出》 3、中国有各专业人才储备储备的优势,可以去王煜全的《中国优势》 4、中国政府营商环境的优势,借鉴美国的《拜杜法案》 5、中国正在经历的解决环境与发展的优势。 发达国家,他们的制造业中所谓有环境污染的原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他们在本国稍微一“组装”就出售了,所以就没有经过像中国这样环境污染与发展的矛盾治理。 中国正在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已经看到这几年的改变,虽然还有一些吐槽,但整体是在好转。 这个经验将来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干的、都能学的。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虽然过去有一些国家经历过,但他们过多采用外迁的方式处理,外迁就会又陷入政治风险中。 所以今天中国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还是有自己独特的经验的。 综合以上因素,制造业只要在自己的行业内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自己的“内功”,专业功夫,未来前途还是很光明。 过去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一个新的、各归其位的时代即将到来。 也就是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做好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曾经辉煌的互联网行业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我们都很熟悉的基础设施。 制造业企业可能会凭借自己抗风险的能力穿越周期。 以上是我这2天对明年机会的一点粗略思考...... |
上一篇:【主升浪公式】复盘方法!
下一篇:说个底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