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盘市场传言美国要制裁中国的CRO医药公司,行业巨头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直接开始崩: 制裁的噩梦从2018年中兴通讯开始,直到现在,只要有制裁消息,甭管制裁谁,中兴通讯总是先跌为敬,上一次制裁消息是11月1日: 之前聊元宇宙提到过,元宇宙的基础设施是5G网络的普及,就像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4G,那么下一代互联网,肯定基于5G,所以中兴通讯算是一个有牵连的个股,但是这货,2018年以后,股性太烂了,没点熬鹰的耐力,很难吃到肉。 说回到CRO,这东西涉及到创新药的研发,创新药研发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医药公司研发,自己做临床试验,数据成功以后,通过有关部门审批,上市销售,恒瑞医药就是这么干的。 一种是医药公司研发,然后把临床试验外包给其他企业做,医药公司拿到临床数据,通过有关部门审批,上市销售,这就是CRO模式。 比如今天刚上市的,号称中国最牛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就是这种模式,药明康德就是给他们家做服务的。 说的比较简单,其实很复杂,专业人士勿喷。 CRO企业本质是创新药公司的外包商,赚的是辛苦钱,药明康德的毛利不到40%,而创新药企业,如果毛利低于80%,那就是渣渣。 2018年以前,机构们对CRO企业的态度,你们可以类比富士康,代工有啥前途,苹果才香啊。同样的道理,给药企代工有啥前途,暴利的医药企业不香吗? 2018年以后出了一件事儿,你们都知道。 机构们忽然发现,这种给药企做代工服务的模式,简直不要太爽。 对于上游而言,规避了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这种风险有多大呢?一款创新药研发周期10年,平均研发费用接近100亿人民币,研发成功是躺赚,一旦失败,直接打水漂。 对于下游而言,规避了集采的风险,2018年集采以后,政策方把医药公司按的死死的,尤其是仿制药公司,简直不要太惨。 对上游,无论成功与否,你都得给CRO企业付钱,一分不能少;对下游而言,不涉及医药销售,跟集采不沾边。 稳稳的赚钱,简直不要太香,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机构们基本都是从2018年以后才开始集体抱团CRO上市公司,无论医药行业多么惨,CRO都稳的一塌糊涂,当然,估值也高的离谱。 今天集体崩塌,除了制裁的传言,我怀疑还有百济神州上市破发的影响,那些追捧创新药的机构们,如果在二级市场上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后续很难再忍受创新药企业疯狂烧钱,创新药企业如果没钱烧,哪有钱给医疗服务代工企业下订单? 跟踪的人都知道,我看好医药,9月份就已经在抄底超跌医药,集采利空通过今年医药股的持续大跌被释放掉,潜在风险很低,算是最安全的板块;现在看来,高位CRO杀估值,可能会拖累整个医药板块,但影响应该不大,也并非重大基本面恶化,手里拿的低位货,忍一忍吧。 ———— 分支题材方面,稀土永磁已经在表现了: 具体逻辑在11月末题材异动的时候已经聊过了,跟踪的人肯定都吃上肉了,个股的选择你们也看到了,上一轮的情绪标杆是英洛华,现在的反复,资金还是选择人气股领头。 过程比较煎熬,这几天总是有人问我:为啥到了弱势极限还不涨,我一不是资金肚子里的蛔虫,二不是政策制定方,弱势极限好判断,强势起点要看人脸色的,毕竟你是等别人来抬轿子: 既要又要的好事,终究是少数,常态往往是得到与失去相伴而生。你得到了更好的空间位置,往往要损失时间;得到了更快的时间周期,往往不会有好的空间位置。 |
上一篇:大概率错杀!准备加仓!
下一篇:是时候说再见了!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