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被各种负面信息折磨,整体的心态已经非常疲惫,“政策底”之后的“市场底”何时出现?这是目前场内持股和场外持币的人的共同期待。而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周五下跌之后几乎没有喊见底的声音,这种时候可能才是真正见底。 如果现在的我告诉你今年大概率还能突破3731刷新本轮行情高点,估计90%的人都以为我已经疯了......但根据政策基本面事实和缠论走势结构,今天的视频听完后,相信各位老板自然会理解我为何如此分析: 由于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前有美国“围堵”,后有印度“急追”(OECD预测2022年GDP美国3.7%,印度10.9%,中国5.1%)。中国经济增速优势削弱,稳增长诉求十分强烈。随着大国崛起,又是“二十大”之年,稳增长是核心任务! 因此宽货币+宽财政+宽信用的政策组合会在今年持续发力,降准降息已然落地,后续仍有空间,未来几个月将看到央行政策密集宽松,也就是我们之前视频给大家分析过的“跨周期调控”,越到后面,刺激力度甚至会越来越大!那么货币宽松的市场就注定不会有熊市,而且应该再度重视各个板块的优质大白马! 一季度A股市场的逻辑仍然是稳增长的主线: 新基建方向的特高压、电网、高铁轨交和绿色电力等;传统基建的建筑、建材方向;以及相关产业链的钢铁、家电和金融都有预期。所以权重一旦发力的情况下指数不会有系统性风险。 而关系到全年的中长期逻辑是制造强国和朱格拉周期启动下双轮驱动的制造业红利释放: 新兴超级赛道元宇宙,半导体,国防军工,新能源及汽车,储能,专精特新等先进制造业会高位震荡之后重新延续升势,相关高景气赛道上游稀缺资源和材料也是如此;另外适当关注PPI回落,CPI回升带来的中下游机会,特别是食品饮料以及农业种植。 缠论结构上看,周五开盘失守关键点位3555,上证开始继续向下寻底,我们之前反复强调,政策底未必是市场底,但二者的间隔距离不会太远,历来政策落地之后主力都要故意打一个时间差,因为他不能让抄底的如此舒服,而且叠加春节前的因素,主力资金在节前上攻的欲望不强...... 所以目前的核心要务就是等待春节前A股缩量见底,这个最后确认的底分型大概率会在节前出现,因为目前从小级别以及60分钟级别来看,背离已经较为清晰。而节前最后两到三天要分批次把仓位陆续抬高,首选切合主流热点的年报绩优和两会题材当中出强势底分的品种! 创业板趋势下完成之后已经新低,那么扩展最后中枢完成之后的背驰段是明显缩量的,这个位置再过于悲观已经不太合适了...... 因为结构上已经出现了我们反复强调的:五日线上穿十日线后再下的买点区间,目前次级别区间套小级别可以底仓找机会进场,等待日线底分确认之后创业板中枢下背驰会起码重新回到3150附近。 今天的板块分析我们全部放在视频当中,因为现阶段用视频的方式能够更清晰的理清板块的逻辑与结构关系。 策略上,我们一直都是清晰的,早在12月21日晚间就对上证的走势做过梳理,后面始终没有有效站上3644那就注定还有一个下段完成。 每一次的点位我们都在收评中用关键信号给大家做出了节奏梳理,只不过操作上我们不能用过于激烈的言辞对市场进行定论,这不符合操作的分类思维,也不符合平台的要求,更何况这期间的疫情线和元宇宙赛道,一个月来涨幅惊人的不在少数。 指数只是决定你风险偏好和大环境的指标,不是微观细节上的把控,又岂能尽如人意?很多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时间和阅历还少,总是对市场抱有某些“绝对”的期待或者超乐观的心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过非热点赛道在指数弱势的情况下适当控制仓位,等到相应板块和指数共振的波段重仓,才能有超额收益! 市场本身就是有涨有跌的,高位不盲目,低位不恐慌,A股的政策逻辑不变,结构就不会有大问题。目前已经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段,进入到了越跌越买的区间,周五午评已经明确到了陆续回接科技和新能源的赛道个股的窗口,这一观点我们不会动摇! 乍暖还寒时候总有反复,各位老板低位勿悲观!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把握盘中实时动向,以及有突发情况时科学地应对走势。 我增设一个午评号来丰富大家理解缠论的维度,更立体化的感受走势的变化,长按下方名片关注《红师午评》 |
上一篇:自我反省!
下一篇:航空曙光乍现,宁王布局换电业务。
红师论缠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