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周末的文章一般多谈谈思路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周中的文章多谈博弈变化找节奏。 今晚冬奥会正式闭幕,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一个大事就完成了,经济工作又变成了我们的头等大事。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增量资金逐步减少后,市场的风格从追求成长+流动性溢价也渐渐转向为存量博弈-减量博弈的题材主导。 作为20年以来的最大的题材-疫情,出现过几轮高度很高的投机行情,而针对冬奥市场选择的数字货币这个最正确的方向,翠微也走出一轮4个月5倍的的行情。 随着冬奥周期的结束,数字货币大概率也要告一段落,市场会围绕数字经济的其他的方向重新去挖掘。 在新年后的两周时间,市场是围绕基建和数字经济运动的,马上进入到3月初的两会周期,基建作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热度不会快速下降,而HK试验田的变化则对后面一系列刺激消费的复苏线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之后几周的主要矛盾,我认为是疫情+复苏线和稳增长的基建线的时间。 外部环境看,联储的鹰是很难低于预期的,去年放水有多强今年收水就有多狠,最近的地缘政治冲突、油价波动、人民币升值都是各国为了应对加息周期挖的护城河。 内部看我们的雷还在有序的排除,周末阳光城违约的事件大家也看到了,去年这个时候,每次在工作会议我们都会读到房住不炒,时不时会听到房产税的传闻。 而今年这些声音就小了很多,甚至曹县放松的新闻都可以被大范围的传播,这点大家再去看看元宵文章关于基本盘的说法,说明今年很难真去打板子,就和家长教育孩子一样,挥挥手、意思意思。 所以至少,上半年的主题不是高质量发展,而是踩住刹车,这最终是要靠水的,水龙头什么时候拧大一些更加重要。 逻辑就是以上这些,有些东西靠意会。 你问我,什么是最大的法?自然是LD的看法,不要去当杨修,要做贾诩,闷声才是发财 图形上,市场上周出现了反弹,上证今年首次站上的5周线,但一蹴而就我是看不到的,3350-3550形成新波动区间的看法更客观,不用动不动就觉得会踏空指数。 创业板则是2900的压制明显,大家都是抱着低吸博一个大长腿,第二天兑现的思想,不见放水不要主观看好持续性。 目前去观察市场涨跌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段,当权重或赛道主导的日子,一般是跌多涨少;当他们分歧回落的时候,上涨家数就明显变多,这对我们寻找短线题材的节奏很有帮助。 最后聊聊题材接力,周五建投超预期,周初只能当妖股看了,周五最后就是一人一手,手牵手板上见 数据上看,建投10板,后续高度在5板,一旦分歧中位的预期亏损率最高;在建投没有带动市场出现大分歧前,是要留好多数卖出权的,参与最好是找低位1-2或者1+1这种风报比更加合理一些。 建工、城邦都需要经历分歧的考验,第一笔不能重仓。 疫情线看九安的持续性,雅本一周66%的涨幅后追不是好选择,医药线20cm的首板是可以尝试的。 明日思路 短线上 看高做低,等着建投表态。 中线上 赛道进入到上半年最好的做多窗口期,看缩量回落的差价机会,均线会在那时候逐步走平。 中线品种等均线结束发散后重新整理,看右侧信号,放量的中阳。 电新,标配中游、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 疫苗, 开始分散配置为疫苗、特效药、CDMO。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医药3.5/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医药 疫苗、特效药、CDMO 午盘号见下图,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
上一篇:暴跌之后,见底了吗?
下一篇:新能源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