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雾初开上晓霞,共惊风色变年华。 香车遥认春雷变,庭雪先开玉树花。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俄乌冲突的第一周,市场是先抑后扬,美股为代表的外围走强;而到了冲突和制裁不断加剧的第二周,市场走出了先扬后抑;上证因为权重分布的特点相对抗跌,而行业特点更加明显的创业板、科创板则回落明显,深成指则在周五已经创出了新低。 上周写的3月节奏的文章里一直强调了月初偏兑现,月底偏买点,目前各项驱动综合下,正在展示这样的节奏。 从日线的MACD上看,随着3.17加息周期的临近,大概率会走出日线死叉+指数新低的背离段(目前港股和深成指已经在走),低点大概率会在大家悲观中再度出现。 周末大家主要聚焦2会,尤其是工作报告被大家逐字逐句的研究,今天我也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这段的定调其实不低,21年的四季度增速是低于5的;目前一季度也接近尾声,原材料和能源在一季度都是大幅上涨的,对于GDP也是负面影响,那么需要谁来扛起增长呢? 之前大家从去年4季度就开始押注稳增长,比如绿电、交建一直强于市场,而到了开奖的时候,大家发现预期有点证伪了。随着基建数据的一季度放量,后面反而是逐步降低,呈现出前高后低的事态,所以三一去年腰斩后反弹到30再跌倒了二一,目前已经是18了 虽然卖方用了结转结余,调入等说法去解释,但是对于大A我们还是更喜欢简单直白的表述,在空头排列的图形里越解释越觉得心虚。 如果基建没有了超预期的举债,那么5.5靠什么,大家心里也有了答案,介于目前的库存低于16年,后面部分地区可能又要出现一波上涨 所以下半年在缩量预期明朗后,我们在9-10月可能会出现一个GDP增速上扬的中期低点。 其他关于消费,高频数据看去年是年轻人消费下滑的一年,盲盒、潮玩、游戏、奶茶、医美、互联网等等数据都在下滑,今年高端也开始受到影响(白酒、奢侈品等去金融化)。 这些消费的非永续性,也增强了顶层设计对于用房和孩作为刺激消费的主要手段 同时“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表述,也验证了之前对于赛道的判断,今年会继续发展赛道,但不会像前两年那么紧迫 说人话就是,赛道今年看业绩,业绩和成长决定了估值的底线;但是上文的表述也压制了行业估值的提示,比如30倍的中游是合理偏低的,如果跌倒20-25倍是机会,但今年你要他长期维持在去年50-60倍的估值,很难。 总结下来,今年是一个内外变量走一步看一步的过程,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今年难有大的作为,市场可能只能“稳、稳、稳”; 一年过去,没有跌破3000也没有涨过3700,任务就完成了 小今年就变的特别合适,尤其是全面注册制的提法次数越来越多,不让场子里冷清下来也是很重要的。 周五数据出现退潮,东数西算和老基建出现跌停,周末的报告里他们的确没有出现超预期的地方;周初预判是反抽后继续退潮。 疫情线、多胎线、中药线有所共振,周末疫情扩散依然严峻,周初有给了他们比较好的氛围,目前特效药有点去年医美的感觉,大趋势不变就维持高抛低吸的策略了。 中俄周五高标都有所松动,中位也有跌停,本周主观不看好高位(东数西算高位美丽云是8板+15%的高度),尤其是周五市场拉动元宇宙,我认为是接力情绪的一种高低切。 周初现看药的承接,新仓只能看看1-2了。 明日思路 短线上 周一看药的低吸和多胎方向的换手1-2;没有机会不要勉强开仓。 中线上 赛道进入到上半年最好的做多窗口期,看缩量回落的低吸机会,均线会在那时候逐步走平。 中线品种等均线结束发散后重新整理,看右侧信号,放量的中阳。 电新,标配中游、低配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 疫苗, 开始分散配置为疫苗、特效药、CDMO。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医药3.5/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医药 疫苗、特效药、CDMO 午盘号见下图,大家记得标注星标,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
上一篇:最新消息!
下一篇:新的一周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