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盘看,市场是偏弱的,至少不是主动走强的。 中丐股昨晚垂死病中惊坐起,不过也多是沾了美股的光,至少这个位置这个情绪,不敢断言见底。 美股反弹预期很简单,看好的是今晚凌晨美联储不会太“鹰”,25个基点市场是早已经做好了心理按摩的,缩不缩表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大。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4.98%,不过此前连续3天跌幅均在10%+,金山云涨25.39%,哔哩哔哩涨11.20%,斗鱼涨8.40%,虎牙涨7.69%,京东涨7.08%,拼多多涨6.97%,唯品会涨6.46%,微博涨5.43%,网易涨3.79%。但比较大块头的中概股表现仍未止跌,百度跌0.54%,阿里巴巴跌1.29%。 怎么说呢,不能薅一只羊毛,总得歇一歇呗。 回到国内,昨天盘中最大的“黑天鹅”无疑是午后市场流传一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关于请协助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所、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等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的函”。 利剑直指民营医疗机构,其中“无序扩张”四个字,直接把“眼茅”“牙茅”吓傻了。 晚上很多都出来辟谣了,不过今天看依旧没啥用。目前市场就是用脚投票,管你有没有,先跑再说。 从大周期看,大家都认可的共同富裕,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敲打从去年底就传出要收尾的消息了,目前看来,可能只是一个中继点。 未完待续中...... 机构们讨论最热的是1-2月的经济数据,简直是大大大大大大的超预期,完全是有点“科幻级别”的感觉(如图),被认为是导致昨天MLF未降利率的主要原因。 但很多细分数据矛盾重重,让人看得一脸懵逼。 说几个有代表性的: 1.百强房企销售额接近腰斩,但统计局的地产销售面积只降了10%? 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正向增长,水泥需求同比却下降了快20%? 3.制造业投资20%的增长,对应的是专用设备增加值不足10%,剩下的去哪儿? 单纯的用投资具有超前期,实体经济具有滞后性的观点来解释,不是牵强,是很不负责的说法。 这块分歧实在是太大了,反正市场依旧用脚投票。 颇有点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味道。 疫情线全线拉稀,主要是被抗原检测带下来的,而抗原检测被带下来的原因依旧是两个字——集采。 前两天我们就普及过目前抗原检测成本大概在20元左右,而国内混检的核酸检测已经控制在10元,相比较而言,成本优势并没有。 前天是天津宣布要集采,昨天浙江、广东等跟进,其中广东中标集采的万孚生物价格只有9.8元,相较于直接打了个对折。 要知道这还是在如今抗原检测国内获批只有少数几家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如此“卷”起来,一旦审批放开,毕竟再次打压集采价格。 要知道九安出口美国一盒能到6美元左右,差得不是一丁半点。 上游的还可以量多薄销,下游配套的线下药店连汤也喝不到了,被挨打得最惨。 特效药的往下杀还有点预期,未来可以去捞一捞,其他方向要慎重。 从目前看,神秘力量确实在“想办法”,但确实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能快速集聚人气。指数扛不住的时候,动一动大金融稳一稳,稍微稳一下之后,便开始“试错”轮动打赚钱效应。 其实这种模式偏向于“游资化”的模式,想用最少的子弹打出最好的市场合力。但关键是如今市场情绪不对,市场分歧巨大,叠加今晚靴子还未落地,个人看很难有作为。 从盘面看,向上反抽高点强度越来越弱,每一波向下回落都是带量越走越低,一旦午间有任何“利空”的风吹草动,便又是一波疯狂踩踏。 任何市场认可的底部都是一个区间,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点和面。如今“看不清”的前提下,别乱上车便是最好的选择。 赛道股有脉冲就冲高做T,大幅回落补跌就重新买。至于题材而言,去弱留强,特别是后排没任何辨识度、换手率的标的,不要有幻想反弹机会。 当断则断! 免责声明: 本号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所用,不保证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操作,投资者若以此为据,风险自负,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理性投资方为长远之道。从业证书编号A1280621070002 原创不易,多转发,多关注,“在看”顺手点一点 |
上一篇:【老胡】回血!
股海秘录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