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会,两个V转。 其实昨天有点预感能V的,但早盘阶段市场情绪的反馈看,又说服不了自己,所以在昨天的推送中能V后面加上了一个“?”。 直觉是个很玄乎的东西,信则全信,不信则一直不信。夹杂理性就容易被反复打脸。 回到正题。 两个会,一个国内,一个国外。 国内的会议叫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昨天已经炸裂开了,这是昨天大A午后逆转暴涨的主推动力。 很超预期,很震撼。 说几个方面的个人理解,如何震撼。 1.信息量大,堪称历届金融委会议之最。相比之前15年和18年的程度而言,提及范围不仅仅在大A,基本包括了泉资本市场的内容,中丐、港股、资本扩张、平台管理、地产民生。 不亚于一次金融界的“珍珠港事件”类似的解答会。 2.“问责”首次提及。原文是“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措辞和定位很严厉,属于历史罕见级别的。 大棒的指向很明确,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一切核心利益要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目标(实现共同富裕)。而股市一直就是实现财富二次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之一。 盘后一行两会立马表态“学习”,财政部直接拿出了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的“大招”。 3.时间很敏感,也很微妙。众所周知,一般而言大A的消息是在收盘之后3点才会发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波动运行,二是防止“内幕消息”交易。 但这次的通稿是盘中发出的,早盘市场一路高开低走,一副直接要从“3”字头往“2”字头自杀的态势。 说明此时不出手,可能会出大事(周二我们也推送过——神秘力量,坐不住了!) 一旦从“3”到“2”,螺旋式向下塌方的杀伤力有多大,谁也不知道。如果到时候再想救,难度大了可不止一倍。 盘后问过一些圈内的朋友,不是很高兴的人不少(都是中型管理盘子的居多)。原因就是昨天早上净值开始跌破预警线而不得不被动“一键清仓”。 从最近两次整百的3100点都带出了量化资金的止损盘,如果到了整千关口,只会更吓人。因此稍小的一些基金盘都会把报警点位设置高20-30个点左右。 恰恰倒在了黎明之前。 可以佐证的信号便是这几天不少基金的净值明显不怎么波动了。 足以说明这一波踏空的机构绝不是少数个例。 另一个凌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两点时如期加息25个基点(预期之内)暗示今年此后六次会议均加息,明年加息三次。然后美股一度跳水翻绿。 高潮来了,随后两点半美联储记者发布会,全程“鸽”到底,不缩债不缩表,直接V。 有时候美股和我们大A其实本质上都是需要“奶”的熊孩子,不同的在于美股有一个有求必应的“亲妈”,一直小心翼翼的哄着;我们则是一个“严母”,不怎么哄。 两者的差异导致最明显的便是美股“政策底”就是“市场底”,而大A往往是“政策底”后面还有一个“市场底”。 内外一片向好,后面可预见的是两种预期。 一是正常走势拉高一两天之后,二次回踩确认当前的底部。二是更强势的是连续的小阳线后见大阳,集小胜为大胜的方式。 对于的策略有上中下三种: 上(激进派,走小阳见大阳的模式):做人气高标板块,既然系统性风险被锁死,场外资金就会入场(无论是机构踏空资金还是增量资金)。参考题材便是浙江建投带动的基建、美利云带动的东数西算、中国医药带飞的新冠特效药。 中(中间派,两种模式都可接受):做蓝筹,特别是大金融蓝筹,主打券商和银行的次新小票,套利则是多元金融的细分。缺点在于金融龙头属于轮动,一天一换,可以考虑券商ETF。优点是亏不了,但也赚不多。无论指数向上向下都绕不开的。 下(保守派,等市场底,正常预期走势):情绪普涨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谁是“南郭先生”。但一旦再次确认二次底部,逆势不跌的必然是“真龙天子”。缺点是要忍住踏空的风险。 个人偏向于中+上的结合模式为首选,单选中为最差。 免责声明: 本号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所用,不保证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操作,投资者若以此为据,风险自负,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理性投资方为长远之道。从业证书编号A1280621070002 原创不易,多转发,多关注,“在看”顺手点一点 |
上一篇:一字板!
下一篇:【老胡】大肉,撤了!
股海秘录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