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方面,疫情持续发酵,但市场热情明显在冷却;资金驱动方面,继续扎堆地产。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证病例131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037例。 疫情发酵的焦点是上海,上海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超过20000例,目前没有到拐点,我们从3月17日开始封小区,还有7天满1个月,个人预估解封要到4月底。 金融市场的特性在于事件初期炒终结,比如去年炒锂电,能把未来10年的成长预期给炒完了,然后未来10年震荡混日子。 所以,无论上海疫情多么严重,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已经在转向,这种转向,直接看中国医药就可以: 4月之后一路走弱,几乎没有抵抗力,有部分人气股在反抗,比如以岭药业,但并没有带起整个板块的助攻。 题材逻辑其实没啥问题,事件本身在发酵,但资金不认了,这就是主客观的不一致。 曾经的疫情地产双主流,逐步萎缩成地产单一主流。 地产这条线,咱们聊过很多遍,题材炒作的节奏很简单,咱们周三聊过: 第一轮:宋都股份崩塌,天保基建崛起,延续题材; 第二轮:天保基建崩塌,海泰发展崛起,延续题材 第三轮:海泰发展崩塌,中交地产崛起,延续题材 题材能否延续的关键,要看前期领头羊走弱后,有没有带领板块的新龙头。 所以,一方面盯着中交地产,一方面看谁能逆势而起。 周四已经开始龙头的尝试,中交地产早盘冲涨停失败,一路走弱,午后,南国置业惊天逆转上涨停,结果炸了: 咱们小圈子里懵了一圈人: 周四没写复盘文章,一方面没心情写,一方面怕影响博弈,毕竟海泰发展的A字摆在那里,博弈题材人气股的弱转强,赢了是板,输了也是板。南国置业的尝试是不是终结,我心里也没底。 结果,运气不差,周五地产板块回暖,中国武夷的高开秒板,叠加热点题材的连续一字板小盘票,在它开板的时候,可以进去搏一搏强势股的惯性延续,属于很常规的套路。 这种惯性延续,一般不代表题材的强势,题材是否强势,要看博弈票。 博弈票很快出现了,南国置业,天保基建作为人气股早盘快速拉涨停。低预期下弱转强,属于非常靓丽的弱转强。 午后大盘止跌回暖,资金再次回流地产,一线的保利地产,万科A拉红盘,地产小票南山控股,栖霞建设等等快速拉起上涨停,人气股中交地产反包。 本次地产弱转强的人气股攻击阵型非常明确:刺激是中国武夷,人气股南国置业,天保基建,中交地产助攻。 周五弱转强,明天看强势的延续。 下周地产炒作的节奏,要看前期领头羊走弱后,有没有带领板块的新龙头。 是不是跟前面写的一样? 题材弱转强的周期节奏,取决于龙头,龙头的强弱和切换,决定了周期的强和弱,也决定了你出手成功的概率。 地产作为主流题材,分支题材,投机资金很偷懒,直接找地产的衍生。 比如从地产衍生到基建,外媒在传中国新一轮大型基建投资计划。中国中铁这种五六年不涨的大票给高开,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三一重工走强。 情绪方面海南瑞泽,国统股份领头,前期地产人气股保利联合被人拉涨停套利。 单纯看地产和基建,有点超跌属性。 但如果联系最近咱们炒的银行来看,可以大致估摸今年机构资金的风格偏好:成长赛道被抛弃,低估低增长相对低位的行业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地产,基建,银行,保险,跟去年钢铁,煤炭,有色板块,貌似都有业绩支撑,但前者的业绩更稳定,而后者跟随大宗商品的周期。 当机构们开始追逐低估低增长相对低位的行业,甚至开始计算股息率,把股票当债券来玩,说明机构们已经抛弃了成长的想象,转向价值的想象。 |
上一篇:今天,说个大胆猜想!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