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们刚说过希望不要出现“××保卫战”的字眼。 结果立马就被市场再一次“教育”了。 外围周末跌幅都在2%以上,非美元货币持续贬值,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5月加息预期爆表...... 但这都不是主因,主因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业绩差,这个锅是怎么都甩不掉的。 周末各种茅业绩集体拉稀,恒瑞医药、中国中免、招行(细分业绩下滑,另有任用被查)、蓝思科技,东财也算不上好。 补上最后一刀的是宁王,宁王周末宣布延迟一季报到30日,给出的理由是“基于审慎性原则”。 有印象的老铁应该知道,上周我们提到过的荣盛发展(业绩变脸,从预计盈利1-1.5亿,直接变成了预亏45-60亿),当时给出的原因也是——出于谨慎性考虑,在与会计事务所充分沟通后完成的。 如果说官场的黑话是“另有任用”,那大A的黑话“谨慎性”绝对排的上号。 是福是祸,自行判断。 前期3.16的zheng ce底已破,但也不用特别杞人忧天的认为一定是世界末日,当时我们也解读过zheng ce底和市场底的关系。 给一组数据: 1.2005年:ZC底 1162,市场底 998,市场底晚于ZC底2个月,点位低164点; 2.2008年:ZC1802,市场底 1664,市场底晚于ZC底1个月,点位低138点; 3.2012年:ZC底 1949,市场底 1849,市场底晚于ZC底6个月,点位低100点; 4.2016年:ZC底 2638,市场底 2638,市场底晚于ZC底1个月,点位持平; 5.2018年:ZC底 2449,市场底 2440,市场底晚于ZC底2个月,点位基本持平。 历史的经验有两个信号,一是市场底晚于ZC底都是要以月线级别计算(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时间越长后面期待越高。比如12年半年时间,后面便出现了14年的“杠杆牛”。 二是最近这两次基本上ZC底和市场底,点位开始持平了。 当然以上是基于大周期的判断,对于短线而言,个人是没有任何有欲望想参与拿先手的方向。 情绪差,市场弱,量能低。 有参与机会,能搞就搞。实在不行,干脆休息。 免责声明: 本号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所用,不保证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操作,投资者若以此为据,风险自负,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理性投资方为长远之道。从业证书编号A1280621070002 原创不易,多转发,多关注,“在看”顺手点一点 |
股海秘录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