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书架1 金融街蜂乐 2022-05-14 - 小 + 大
前两天,中国传媒大学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出圈了,这封信中“恳请”用人单位多多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姿态放的很低!这可是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校,原来都是用人单位去求人的。可见今年毕业生就业现状有多难。 往年都会说“最难就业季”,今年可能真的是大学生们史上最严峻的就业季: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创记录的1076万; 今年考研的达到创记录的457万,而只能录取110万人,还有有340多万人要涌入就业市场; 还有前两年内找工作一直不顺利还在没有就业的,这个数据没有统计,恐怕也很大; 还有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很多失业的,例如很多大厂都传出来很大规模的裁员传闻,他们说是毕业,这些人也要去找工作。 人数在大规模的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却是在快速的减少,原因相信不需要我说了。 最近北京朝阳街道办录取了北大学物理的博士引起大家注意,我觉得大家不要惊讶,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很多了。也是刚刚公布的江苏滨海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人员名单公布,清一色985高校,华五,北大的高校都在列;另一个欠发达的丽水市遂昌县引进的人才更是清一色的名校。与这个相比,你还觉得北大的这个冷门专业的博士亏吗?当然了,这些名校生,进入基层未来的前途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并非真的就在基层干一辈子。但是,大部分人恐怕真的是要干一辈子的。 前一段时间,我高中老师给我打电话,咨询她儿子换工作的事情。她儿子现在在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工作,如今资本市场不景气,想进入央企工作,可是报名关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通不过。当年她儿子可也是我们省状元级别的学生,高考可以清华,最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学金融,本科读完,又去了哥伦比亚大学读了研究生,觉得这学历,还不是进顶级投行,拿百万年薪,走向人生巅峰。没想到毕业不到一年就碰上了疫情,然后工作了两年算是认清了现实,想找个稳定的工作。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应届生了,而且现在对国外读书回来的学生国企招聘还更加严格了。打电话时,老师哀叹:这么好的学历,怎么就找不到工作了呢?连简历都通过不了? 是啊,为什么呢?时代,真的变了啊! 找准定位,降维打击,或许是现在毕业大学生找工作现实的选择了! 不一定非要盯着一二线城市; 不一定非要盯着热门大厂、、、、、、 先保证就业吧。 对于那些有着多种选择,在犹豫究竟要先工作还是先读研读博的学生来说,工作当然是第一位的,除非你真的是志在研究。 最后,我们还是要积极一点,就如同资本市场一样: 大逆转,要上涨了!(本周百万收益计划情况) 否极泰来,疫情总会过去,经济总会发展,只要有能力,面包会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