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菜团李较瘦 2022-05-23 - 小 + 大
重要通知:当前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大改,不加“星标”,长期不点“在看”,可能就收不到文章了,为了能及时收到晚报,大家记得加“星标,常点“在看”。 加“星标”流程如下: 最近连续核酸快一个月了,有一些想法跟大家聊一下。 我发现许多地方做核酸都排很长的的队,这不禁让我思考这种方式的安全性,因为奥密克戎传播能力太强了。 核酸检测本身是有价值的,便于提前筛查出阳性病例,但是集中核酸检测是否是变相的人员聚集呢?是否应该采用更科学的方式?是否应该根据流动性来决定核酸检测的方式呢? 如果一个阳性病例和一群未感染者在同一时间集中进行了核酸检测,造成的后果是不是比不进行集中核酸检测还要严重? 2020年wh疫情时,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导致了疫情的加速扩散。所以,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sh疫情时有不少确诊是交叉感染呢? 我觉得我们需要搞清楚目前所做一切的目的,其实皆为阻断病毒传播,而不是完成面子工作,或者迎合政治正确。 许多基层在进行疫情防控的时候,将本质抛在了脑后,只去做那些“表明自己很努力的进行抗疫”的事情,甭管有没有价值,甭管多么劳民伤财,总之要表现出自己是在积极抗疫。 如果事情变成了这个样子,那就和西方白左们把“环保、女权 ”作为政治正确没什么两样了。 另一个思考,是我们应该把资源倾斜到什么方向。 新冠病毒在不断地牺牲自己的致病性来增加自己的传播性,那我们是否也要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基础上,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呢? 目前,核酸检测等更像是一种消耗品,而不是耐用品。 对于新冠病毒,我们最怕的应该是什么?不是被感染,而是医疗应对能力。因为我们每天都有可能生各种病,只要能治疗,就不可怕。如果医疗挤兑,造成医疗系统崩溃,那么社会生产系统就会崩溃,国家就会面临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些长远的规划,比如加大医院的建设、医学生的培养,以提升我们医疗系统的能量,并且加大对药物研发等医学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而不是把纳税人的钱都用在建什么地标建筑等面子工程上,如此我们在面对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时候才会更有底气。 我们的文化里,一直缺少对于科学的尊重。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许多地方的公共卫生部门仍然是摆设。如果不是美国制裁华为和中兴,现在仍然不会发力去搞芯片行业。 以上,与各级官僚的科学素养不高有着密切关系。各单位的大领导,很少有真正懂技术的,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著名的南阳市委书记给“水氢发动机”的骗局站台,只要学过高中化学,就不该被这种骗局忽悠。 官僚向来擅长权谋与政治,而不擅长生产与创造,如果不让技术人员拥有更多话语权,是很难发展科技的。 而以上这种社会人员架构,又与“论资排辈”的文化风气密不可分。 我们鼓励“顺从”,而不鼓励“反抗”,鼓励“安全”,而不鼓励“风险”,鼓励“稳重”,而不鼓励“激情”,鼓励“权威”,而不鼓励“新颖”。 目前,在大多数行业,新人几乎只有端茶倒水的份儿,没有发挥其年轻生命活力及创造力的机会,而行将就木的老人,则有大量的资源可以为其落后于时代的想法挥霍。 我所处的生物医学领域,算是一个比较朝阳的行业,此类现象尚且严重,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该是何种境况呢? 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仍任重道远。改善社会分配结构,改善社会人员架构层次,推动真正的科技创新,都是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名中国人,这两年或多或少会被所经历的事情消耗得身心俱疲,情绪的弹簧大多到了一个临界点。 我说一句心里话: 不要得意忘形,我们的国家还没有那么完美,在许多方面与其他一些国家还有差距,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的国家还没有那么不堪,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已是人生一大幸事。 诸位,共勉。 回到市场:逢高减仓反弹较多的行业,准备防守,逢低再吸纳, 一.热点消息 1.拜登就“是否取消对华关税壁垒”在东京表态 报道称,当被媒体问及是否可能取消关税壁垒时,他表示,“我们没有设置这些关税壁垒”。拜登补充说,取消关税壁垒“正在研究当中”。 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两国及全球都是好事。 今天就到这儿了,留言区再聊20分钟。 2022年,由于我经常说一些主力不爱听的话,已被删文十几次,再这么下去,要炸号了。为防失联,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早报号! |
上一篇:借韭充饥,怪哉怪哉~~~
下一篇:反弹,还是反转?
菜团李较瘦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