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金融街蜂乐 2022-07-09 - 小 + 大
这次北京中考上了热搜,大家看看: 难怪有人说,说个笑话:中考600分,可能没高中上。 考了655分,因为没有加分,排千名之外,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想想自己当年上初中升高中,满分600分,我考了463分,全校第二,进了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初中三个班,200多人,重点高中也就录了三个。 现在孩子的智商还不至于比我们那个时候高这么多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题目变简单了。事实也是如此。从网上晒的一些题目来看,完全就是考基础的。基础好,细心,就可以了。很多人都诟病,这样没有区分度,不利于选拔人才。 我个人观点是:这样挺好。打基础阶段,还是让孩子把基础打好最好,另外养成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习惯。同时,对家长也是一种减负。 原来为什么课外班那么盛行?就是因为,中考考试不考课本上的东西,不考老师教的内容,考一些很难的东西,你不上课外班,你就考不上很好的中学,你就不能考上很好的大学。 现在好了,中考只是考一些基础的东西,那些钻研难题,解题技巧的课外班就没有必要了,孩子家长也自然会更重视自己孩子课堂上的学习。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小学到中考甚至是高考,都还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只要基础打好,认真细致,作对80%的题目还是没有问题的,750分的卷子,600分也就有了。这样顶尖大学上不了,一般的985还是问题不大的。 我就是一个例子,原来在重点高中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那真是聪明,各种竞赛都能拿奖的,我不行,碰到难题就懵。就是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智商平平。但是,平时考试成绩也不差,后来也顺利考上985。有次,高中来信让我介绍下学习经验,我想了想,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也没有那么多参考书,家教更是请不起;甚至你说多刻苦,跟我那些同学比感觉也不是,我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基本上高中晚上10点前就会睡觉,也没熬过夜。如果真有什么经验?那就是我能把课本从头到尾背下来。小学时候,爸爸在旁边干农活,我在旁边把教科书从第一页给他背到最后。当然不是刻意去背的,而是课本看多了,也就会背了。 所以说,对于小孩子,认真上课听老师讲课,把课本知识掌握好,也就可以了。至于认真细致,很多时候我们说题目都会,就是马虎了,本质上,我觉得这不是不认真的问题,还是基础没有打好的问题。 所以,现在北京这样中考,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另外,把智商影响因素降低,把家庭影响因素降低(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没钱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孩子来说更公平了),也有利于各个高中都能招到不错的学生,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 另外,说没有区分度,也是假的,别忘了,600分以下的还有50%呢。题目降低后,还不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这种区分度还不够么?只是没有那么掐尖而已。别忘了,还有高中三年,还有高考呢,那个时候再做进一步的掐尖选拔无疑是更科学的。 大家周末愉快! 最后:欢迎点赞点再看,没有关注的可以点下面的名片关注本公众号: |
上一篇:简单数据背后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