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听玛玛的话 2022-08-18 - 小 + 大
昨天吃瓜扯皮。 今天严肃聊几个事儿。 北京下了一天的雨,外出办事的我开了一天的车,持续堵在路上。明天还必须本人要去几个银行做柜面业务,所以又赶紧补做了过期的核酸...回到电脑前动笔,此时已是21:41。 以下,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但,都是挺严肃的事儿。 严肃的数据 我这人闲的时候,不喜欢跟人瞎扯。 只喜欢看各种数据。然后玩儿探案那套抽丝剥茧,找内在逻辑,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给大家几组数据,保证看完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收起笑容,很难再嬉皮笑脸: 1、民生方面: 衣:各电商平台,服装品类客单价,平均少了20元。也许你觉得这是小数儿,但如果乘以的基数是每年百亿、千亿次消费行为呢?能理解少的量级么... 食:星巴克,一个代表城市商业区域,人群活跃度的数据。月活用户,从之前的400万,现在已经腰斩到200万以下... 住:今年一季度,就连北上广深全国房价最高、最热城市,千万以下新建住宅成交同比下降53%!多省市出现房屋延期交付现象...这里的数据不展开了,希望你们能至少看到这里... 行:滴滴出行的用户,从4500万跌到了1000万,打车的人少了4分之3!而携程旅游用户,也从2600万跌到了600万,旅游的人也少4分之3!接近这里除了各城市疫情管控的原因,还存在经济萧条、个人消费能力下降等。 一段一总结: 当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咱就应该明白,为啥上半年,我从没提过消费相关板块了吧?没消费,没数据,没业绩,你做它干嘛?博反转我都懒得碰,大家都没钱,只有消费降级的逻辑,反转的预期在哪里? 而ZC层面,现在是最不能依赖的逻辑线。因为随时会地缘ZZ、国内乱D等突发事件,所影响或改变趋势。 所以,看不懂的、不能把握的、没有确定性的,我的原则就是:一概远离。 比如年初说的:今年远离与集采相关的医药板块,就是因为这里水太深了。上面打的不可开交,一会儿这进去了,一会儿那又被牵连的。你趟这潭浑水干什么?那么多干干净净的板块不做,非听个小道消息就拿着自己真金白银,跟着赌?四不四傻... 在医药板块里,今年顶多了,就关注一个创新药相关。也算是有点儿家国情节在里面吧,但结果,至少现在,很让我失望... 药,能治病,也能致命。 有人,却眼里只有钱—— 连关乎千秋后代的生存,都敢无视; 连“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水”,都敢当儿戏! 2、金融方面 我只放一组大家最有直观感受的,其他太绕脑子的,就不铺垫了。 2022年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因为国内的地产开发商原因,今年已有至少900亿美元的相关美元债券,处于崩溃边缘...借款人已经创纪录的违约了288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其中几乎都是建筑开发商的违约。 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单票面价值,就已经损失了约550亿美元... 房地产相关的美元票据,则已经下跌了350多亿美元,现在这个下跌还在继续... 总结: 每到这时,就浮现出一句话:想说的太多,能说的太少。就叨叨几句吧:除了刚需,别再把钱投房子了;除了做局,别再把钱买地产票了... 嗯。咱啥也不说了。 现在都能稳住。至少暂时... 行情 很多时候在留言墙看到大家的问题,我发现大家总是只关心指数涨跌几个点,但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盘面细节。 这几天星球内部,不断提示当前市场行情的几个特征: ①大权重涨,拉指数。 ②上涨家数很少,个股赚钱效应极低。 ③板块分化严重、交易情绪切换很快。昨天跌的今天涨。昨天猛拉的一日游地产之流,都在暴跌。 再来看今天,这种分化走势,演绎出了一种极端的状态: 开盘,指数看着没什么波澜,但实际上涨家数不到1/4。创业板权重带头拉指数,但多数个股小票们都在急跌下杀。 而经过了一天的大开大合走势后,到了复盘时,你会发现“权重与非加权”,也就是俗称的大小票之间,竟然走出了这样诡异的图形: 这更加印证了我上面说的几个关键词: 分化严重、切换迅速、赚钱效应低。 在这样的震荡行情中, ①赚钱效应极低,上涨家数始终只有1千多家之时。想赚钱之前,先问问自己,有信心自己的能力是能选出前1/4上涨的票么? ②在板块分化严重、风格切换迅速,在这种交易情绪诡异莫测的阶段。想操作之前,再问问自己,当下的行为基于什么情绪驱动的? 看见涨了再去追,是不是就晚了? 看见跌了就要割,明天是不是又后悔? 所以,在已经选定好布局赛道的大前提下,我给星友们的建议是: 管住手,闭上嘴。学会安静下来,沉淀下来,去观察、去思考。 这个市场上,天天咋咋呼呼的大多数人,才是你的对手盘。不要试图劝阻他们,用看戏的心态去纵容他们的不堪言论,让他们深陷在自己二极管思维的泥沼中不能自拔——越是观察的深刻,越是明白自己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 基于第1段落的数据,基于第2段落的行情,很多人会很迷茫。这很正常。 但,这些是真实的。却是很多人看不到,或根本蒙上眼不愿看到的真实。我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逻辑关联上,给你重新呈现出来而已。 从前、现在、以后,我所有对行业、对市场、对未来的一些判断依据来自—— 各方人脉、行业关系、信息食物链资源等,都只是我的参考。最终形成逻辑,支撑判断的,还是基于现实、常识,去做大概率的策略而已。 只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就像上文一样, 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或不感兴趣的。 希望这篇文字,能让屏幕前的你, 感兴趣。 安。 我只有这唯一的发声平台! 其他任何个人/平台用我们名义都是骗子 不荐股不荐股,巨婴自觉远离! 没有“先手”,不要盲目抄作业 在这个市场,二手的一切, 到最后都只会吃大亏 |
上一篇:明年,增速最高细分赛道!
下一篇:今晚,有大事发生!
听玛玛的话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8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31
原创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