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周四)晚上,着重提示风险,回避牛市初期阶段的第一次幅度较大的回调,提醒注意保持仓位。 没想到,回调这么快就来了!
上周五,主板和中小板全面回调,上证综指更是一度大跌79点,最终收跌67点,官方给市场泼冷水初见成效。
紧接着,周末又曝出多条利空消息。
一是,银保J会严厉发声:今年以来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公司违规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经过2018年的严格去杠杆,2019年和今年的大力整治非标(非标准化募集、使用资金)之后,银行和保险资金借道信托、私募等机构投向股市、房市基本不可能了,而且还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比如巨额罚款,甚至撤销牌照),稍有点规模的机构都不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赚十几个点的收益。
现阶段以及未来即使有银行、保险的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那也只是很小的规模,对于这轮大涨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在我看来,目前仅仅处于上涨初期阶段是毫无疑问的,这个时候就言及股市泡沫,显然是警示大于实际,是好事,有利于降温、控制节奏。
二是,周末诸多媒体大幅报道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消息。
根据统计,7月上旬沪深两市共有407家上市公司遭到重要股东减持,减持总金额超350亿元。 这种力度的减持,谈不上利空,其杀伤性远小于社保基金和大基金减持,对于成熟的资本市场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无须担心。
三是,米国又要对我国科技企业下黑手了。
刚刚路透社报道,川普政府计划于本周敲定一项规定,禁止任何为美国政府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使用华为、海康威视、大华、海能达、中兴五家中国企业的产品。
任何在日常运营中使用了这5家企业的设备或服务的米国公司,将无法向米国政府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除非能得到米国政府的豁免。
路透社称,如果该规定得到敲定通过,它将于8月13日生效,且不太可能延期,并且米国企业要获得豁免也将非常困难。
也就是说,做生意的对象,米国企业只能在中国公司和米国政府中二选一!
不仔细看,我还以为是媒体在旧事重提,完全分辨不出川普这次动作与过去(对我国科技企业)的制裁有什么区别。再说了,国内对米国的制裁已经免疫了,这个报道顶多影响当事企业一个低开,对大盘完全算不上利空。
在周五大跌的背景下,上述三条利空消息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恐慌,导致周末茶饭不思。
大可不必! 先锋坚信短期回调只是牛市的小插曲,2020-2021年迎来系统性牛市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一年很可能是五年来赚钱效应最好的一个阶段。
先锋之所以如此乐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2021年是我国政治周期的关键年即Jian党100周年,另外2022年是二十大周期开始,2021年是重要的准备年。
历史性的100周年,资本市场需要用一波历史性的牛市来献礼!
中远期走势明确之后,剩下的就是选择短期方向——硬核科技尤其是中芯国际产业链(紫光国微、长电科技、紫光股份、至纯科技、北方华创、雅克科技、中环股份、光力科技、万业企业等)。
其实,周五已经有不少大资金利用大盘大跌完成了调仓换股,卖出银行、煤炭、钢铁等,调入科技股等。
继2月28日之后,上周五长电科技再上龙虎榜,游资和机构加速买入(另外华天科技、通富微电也有大量资金流入)。
先锋一直认为长电科技是中芯国际产业链的头号种子选手(近期紫光国微太过耀眼而遮盖了其光芒),持续提示大家布局。
长电科技目前已经是芯片封测全球前三,长电的第二大股东就是中芯国际,未来将持续受益于中芯国际产能的扩大。
周末,券商普遍将中芯国际的估值上调至6000亿。中芯上市之前,产业链相关公司的估值还将水涨船高,上市之后如果中芯的估值飞到10000亿以上,半导体板块的估值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周一周二如果大盘继续回调就是买入这些公司的好时机。
祝好~~ 点“在看”,年入“百万” |
上一篇:要稳不要急?增量说了算!
下一篇:孙哥笔记:用整体主义眼光看市场
先锋研报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