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佚名 基本面驱动 2022-09-01 - 小 + 大
本文为公社团队集体出品,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做信息分享,无任何推荐之意,据此交易,风险自负。 官宣:公社启动品牌升级,将更名为韭研公社!
为了后续更好地为大家进行服务,更强调公社对于公司行业研究的重视,我们决定进行此次品牌升级,公社品牌升级后,您在公社的一切权益都不会发生改变,您已经获得的工分、权益、阅读权限、发表的文章、关注的人、粉丝等等,一切都还在,公社的使用方式也不会发生任何更改。 GPU:出口区别对待,算力领域又被卡脖子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事件驱动:8月31日,美国政府命令英伟达、AMD停止向中国销售部分高性能GPU。9月1日晚英伟达表示,美国政府已授权出口、再出口和国内转让,以继续开发H100集成电路。该授权还允许公司在23年3月1日前为A100 GPU的美国客户提供必要的出口支持。此外,订单履行和物流将通过公司的香港设施进行,直至2023年9月1日。
2、事件解析。不论是MI100、MI200还是A100和H100都是高端GPU芯片,可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只针对企业客户数据中心应用。早在本月26日美国政府就通知英伟达,对未来向中国和俄罗斯出口的A100和H100芯片实施了新的许可要求,总的来说是对国内的先进计算进行遏制。但是,先不说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些非刚需品,GPU这些东西没什么生态壁垒,一定程度上可以靠堆面积、堆核心数量提升性能,这只能是自断手脚,也正因此,手机晶片达人在微博上爆料了英伟达CEO黄仁勋最新发送的内部邮件,表示英伟达将提供A100最佳替代产品给中国客户。
3、DPU算力芯片。DPU是一种新型的可编程处理器,面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可以由DPU完成基础的工作任务,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层,上层的CPU和GPU来完成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DPU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去年10月Nvidia将基于Mellanox的智能网卡命名为DPU,国内如芯启源、中科驭数、星云智联等本土DPU企业也不断涌现。算力经济下,DPU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继CPU、GPU之后,数据中心场景中的第三大算力支柱。
4、国产替代大势所趋。虽然美国继续授权出口再出口,但是卖给别的国家,然后中国再从别的国家买,其背后各项规定以及时间限制无不在刺激国产替代进程。据机构预测,DPU市场将在23-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末,DPU的市场规模将接近250亿美元(国内规模约85亿美元),五年能有超过8倍的增长。目前左江科技通过28NM芯片堆叠,性能指标达到了19年华为14nm级别,200GBPS双向,峰值300GBPS,和英伟达blue field基于7nm同一水准。未来叠加融入CHIPLET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具备很高的性价比。
5、相关公司:航锦科技(长沙韶光研发的GPU能适配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左江科技(DPU已进入流片程序,明年可实现规模性出货)、海光信息(CPU)、寒武纪(AI训练GPU)、景嘉微(21年11月推出JM9系列,相近与英伟达GTX1050)、芯原股份(DPU架构)等 (部分资料来自财联社、华西证券、华银证券、华泰证券)
维生素:供给偏紧,行业需求将迎旺季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核心逻辑:供需直接影响维生素价格,目前维生素指数处于历史低位,底部价格上行高弹性。 1)7月份以来,维生素主流产品VA、VE、2%生物素、VB6、VB12市场均价环比Q2分别下跌36.7%、6.2%、12.7%、8.3%、8.1%,蛋氨酸市场均价环比下降6%,主要由于养殖行业需求持续弱势。 2)近期欧洲蛋氨酸和维生素企业成本承压,国内蛋氨酸市场行情小幅上涨,全球VE工厂开工极低,企业供应偏紧,VE市场有望保持强势运行,国内VA企业多处于停产检修状态,供应收缩,预计下半年VA市场有望逐步触底回升。
2、需求端:维生素主要用于饲料领域,占比80%左右,22H1受疫情及养殖业影响维生素需求下行,下半年肉蛋价格上行有望带动维生素需求,且行业需求旺季集中在Q4,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有望开启。
3、供给端:全球维生素供给源主要在欧洲和中国,其中两大饲料添加品种VA和VE欧洲供应商产能占比分别为51.22%、36.4%,国际形势下海外能源供给缩紧及能源价格上升,利好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
相关公司 花园生物(103):VD3,3600吨,具有强控本优势;国内首推高附加值产品25-OH-VD3,有望逐步替代传统VD3产品提利降本; 浙江医药(136):VA,5000吨;VE,2万吨,产量居全国首位。相较于VA,VE品种竞争格局更稳定,若维生素价格上行,VE产能前列公司可充分享受价格红利。 新和成(693):VA,1万吨,VE,2万吨,VB6/12试产完成,蛋氨酸二期25万吨预计23年6月完成。 天新药业(141亿):VB6,6500吨、VB1,7000吨、叶酸(折纯)产能1000吨、生物素产能90吨、VD3(折纯)产能45吨。 (部分资料来自西部医药、公告、投资者调研)
啤酒:高端化趋势不减,龙头业绩超预期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驱动:在今年持续的高温酷暑刺激下,啤酒饮用量快速增长,加之线下餐饮市场回暖,推动啤酒销量加速恢复。量价齐升叠加成本改善,在高端化的推动下,啤酒行业上半年业绩增长明显。
2、业绩端:2022H1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归母净利分别为38/29/7/4亿元,同比分别+20.4%/+18.1%/+16.9%/+21.6%,均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高于收入增速2.8/12.7/5.8/12.2pct。
3、销量:22H1疫情有所反复,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重庆啤酒销量分别为630/472/452/215/165万千升(yoy0.7/-1.0/-1.4/+1.0/+6.4%)。
4、价格:产品结构提升叠加提价落地 (1)22H1啤酒行业延续高端化趋势,龙头酒企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叠加提价,中高端销量增加带动吨价持续提升。华润啤酒均价3338元/千升(yoy+7.7%);青岛啤酒整体吨价提升至4083元/千升(yoy+6.5%)。百威亚太/重庆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吨价分别同比提升0.8%/4.3%/7.4%/6.2%。 (2)国泰君安证券指出,2018年以来啤酒行业经历产品结构升级,从4~6元价位段向6~8元价位段提升,未来继续向8~10元甚至10元以上继续升级,产品结构升级正处于中期阶段,结合吨价和美日差异(国内啤酒均价是美国1/3,日本1/6),未来产品结构大幅改善可期。
5、下半年仍有增长点 华安证券指出,8月全国高温天气延续,终端调研反馈全国多地啤酒消费氛围较为旺盛,下半年还有中秋节、国庆节以及世界杯赛事,预计下半年啤酒销量保持较好增长。 (部分资料来自东吴证券、国泰居安、华安证券等) 每日涨停简图请至公社异动页面查阅。 (一)新晋一字
ST安信(首板):股权转让+多元金融 1、22年8月31日,上海银保监局责令安信信托控股股东国之杰在1个月内转让所持安信信托全部股权,与此同时,国之杰已与两家机构达成了股权转让协议。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即将完成实际变更手续,重组将迎来关键时刻。 2、国之杰已向上海砥安转让约5.77亿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5.54%;向中国银行转让安信信托约2.73亿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5.00%。本次转让后,国之杰持有安信信托股份约19.18亿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35.07%
利仁科技(新股):厨房小家电与家居小家电 1、公司主营业务是厨房小家电与家居小家电,以自主品牌“利仁Liven”系列产品为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电饼铛类、空气炸锅类、多功能锅类、电烧烤类等。 2、公司在各主要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进行线上直营销售,也合作开展B2B2C模式销售,提升线上出货量。公司拟募集2.5亿元投资于小家电技改扩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小家电382.5万台。 3、公司预计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5-4.93亿元,同比增长9.02%-13.01%;净利润约为4100-4240万元,同比下降13.70%-17.58%。
五芳斋(新股):粽子月饼 1、公司主要从事以糯米食品为主导的食品研产销,对明清两代极具盛名的“嘉湖细点”的制作工艺进行现代化改造,目前已形成以粽子为主导,集月饼、汤圆、糕点、蛋制品、其他米制品等食品为一体的产品群。 2、公司拥有嘉兴、成都两大生产基地,并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商贸、连锁门店、电商的全渠道营销网络。截至 21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直营、合作经营、加盟、经销等方式共建立了478家门店,有效拉动了公司产品销量的增长。
(二)T字板
(三)一字、T字连板 (详情请见昨日笔记)
4板:欢瑞世纪 2板:ST曙光 (特别提示:目前部分机构买入席位背后系量化基金、私募资管等非机构身份,仅供参考) 华特气体(8238万,+16.05%):半年报增长+特种气体(半导体) 1、22年8月29日晚公告半年报,净利1.18亿元,同比增长79.4%,扣非增长92.5%。Q1净利3917万元,同比增长41%,Q2净利7883万元,环比增长101%,主要系公司市场份额提升,下游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 2、华特气体供应光刻用的氪氖混合气、氟氖混合气。公司供应到14nm以下的产品不到20种,可供应到成熟制成的产品50多种;公司的光刻气通过了ASML和GIGAPHOTON的认证,是国内唯一通过两家认证的气体公司。 3、22H1公司NO、CO等新品得到长江存储等客户批量应用,锗烷产品通过韩国最大半导体客户认证有望加速放量;公司江苏生产基地一期已逐步投产,二期有望2024年下半年投产,预计全部投产后有望实现10-20亿元产值,同时预计西南总部项目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逐步投产释放业绩。
祥鑫科技(2505万,跌停):动力电池、逆变器定点大单 1、22年8月31日晚公告,公司22年4月-8月收到动力电池相关客户的10个项目定点意向书,为多款新能源电池箱体产品的供应商,预计项目生命周期为3-7年,金额50-60亿元。22年一季度,收到14个定点,金额30-35亿,项目周期2-8年。此外,22年逆变器项目定点总额11.5亿元。 2、中信证券8月28日研报,预计22-24年净利润为2.56、5.21、7.40亿元。
神驰机电(3日,2345万,-7.67%):半年报增长+机械设备 1、22年8月23日公告,22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21.21%;扣非净利润9818.93万元,同比增长38.85%;第二季度净利润7993.89万元,同比上升103.09%,扣非净利润7539.25万元,同比上升126.44%。 2、报告期内,配件及其他产品因重庆三华工业纳入合并报表而增长356.32%。俄罗斯公司、印尼公司、尼日利亚公司等国外子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明显。公司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主要为发电机组和高压清洗机,海外营收占比61.94%。
郑州煤电(2161万,涨停):煤炭+有色铝+半年报增长 1、公司目前核定产能是825万吨/年,根据年初计划,2022年原煤产量计划为660万吨。参股40%子公司山西复晟主营氧化铝粉,年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吨。 2、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与销售,兼营煤炭相关物资和设备的采购与销售等贸易业务,品种主要为无烟煤、贫煤和贫瘦煤,是优质的工业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 3、22年8月26日公告,2022年半年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0.35%。
远大智能(1629万,跌停):风电+工业机器人 1、全资子公司沈阳远大新能源主要从事风电发电设备、风电发电设备的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主要产品包括:1.5MW \2.0MW\2.5MW\3.0MW风力发电机组,应用于大型风力发电厂。 2、22年6月22日互动,全资子公司远大智能高科高精度力控和视觉引导系统主要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21年互动,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战斗机舱体部件机器人打磨系统、航空发动机加力燃油管装配及焊接工作站,上述相关产品目前未批量化生产。
长飞光纤(1574万,涨停):半年报增长+海外业务 1、22年8月26日晚公告半年报,营业收入63.91亿元,同比增长46.87%,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188.1%。其中,光缆销售收入29.18亿元,同比增长56.21%,光纤及光纤预制棒销售收入18.81亿元,同比增长39.64%。 2、22H1海外业务收入21.86亿元,同比增长53.12%,占公司总收入比例34.20%。公司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光缆厂已完成产能扩充、位于波兰的光缆厂已完成第一批订单交付、2021年收购的长飞宝利龙光缆产线的建设按进度进行。 3、方正证券: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8/13.39/15.32亿元,同比增长50.73%/25.41%/14.39%。
黑芝麻(1350万,涨停):粮食种植+大米+储能电池 1、公司属下湖北京和、彭墩米业主营大米生产加工仓储业务,两公司年生产加工能力30万吨,总仓储容量为20万吨。公司主要产品是糊类食品和米粉食品,目前集团产品出口销售的地区有欧美亚等七个国家和地区。 3、公司参股30%天臣能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大型储能电站及后备电源领域提供高质量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芯、封装和系统整合一体化解决方案。
桂发祥(3日,1242万,涨停):休闲食品+天津麻花 1、公司是专业从事传统特色及其他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产品包括以十八街麻花为代表的传统特色休闲食品,以及糕点、天津风味方便食品、甘栗及传统小食等其他休闲食品。 2、公司在天津设有61家直营店及1家食品主题综合商场,通过以直营店为主,经销商、商超及电子商务等相结合的营销体系,产品行销全国。
金智科技(1239万,-7.16%):虚拟电厂+储能+光伏 1、公司掌握虚拟电厂相关核心技术,在现有的分布式能源协调管理系统、风光储快速功率控制系统、面向辅助服务市场的分布式用户市场的分布式用户侧储能优化控制系统基础上,实现虚拟电厂的整体优化控制。 2、22年6月21日消息,近日公司与江苏软件园管委会签署了新能源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软件园提供3000平方米的屋顶面积,该项目平均年发电量约为30万度。公司提供的低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光伏制氢等多种供用能系统,实现供能侧的多能互补和用能侧终端一体化。
宝立食品(1153万,+1.74%):空刻意面+复合调味料 1、空刻意面自2019年成立以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营收为4.58亿元。光大证券认为,对空刻而言,当前产品仍属于线上放量红利期产品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速,叠加线下铺货带来的增量收入,短期内收入规模有望达到15亿元,中长期有望增长到20-30亿元体量。 2、公司当前产品分为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三大板块,其中复合调味料收入占比过半,轻烹解决方案凭爆款产品发力。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74/3.51亿元。
三维化学(1046万,跌停):光热发电总包+氢能 1、公司积极推进光伏逆变器、储能、光热、光伏充电桩、定制光伏产品等业务;公司承接了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中广核德令哈太阳能光热发电储热岛总承包项目,该项目已投运。在储能方面参与设计了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 2、公司承接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氢能资源基地项目、格尔氢能科技氢能利用项目等多个氢能领域总包或设计项目。 (特别提示:本栏目仅截止发文时刻公告复牌股,后续公告将延后添加) 旋极信息:非公开发行+实控人或变更 1、22年8月25日公告,拟筹划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并涉及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江涛放弃部分表决权的相关安排,本次交易对方为某国有企业下属新设主体,交易对方将获得上市公司15%-20%的股份,如前述事项完成将导致实控人变更。 2、22年中报公司营收10.14亿元,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10149.27万元,同比上升30.72%;其中第二季度营收5.15亿元,同比下降13.1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832.57万元,同比上升40.89%。
德邦股份:要约收购期满 1、公司于22年7月29日披露京东卓风向除德邦投资之外的其他股东发出全面要约,要约收购价格为13.15元/股,约定收购的股份数量为277,109,539股,期限为22年8月2日至8月31日。目前要约收购期满,因要约收购结果需进一步确认。 2、截至8月30日,接受要约的股东仅为70户,股份数合计为914.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足1%,距离触发退市条件还有很远的距离。按照规定,只有社会公众持股低于10%,才能触发退市的条件。 聚胶股份:卫材热熔胶+一次性卫生用品上游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公司以研发生产吸收性卫生用品专用热熔胶(简称“卫材热熔胶”)为业务核,产品主要用于卫生巾、纸尿裤等吸收性卫生用品面层、吸收层、底层等各组成材料的粘合。境外业务占比38%。 2、公司已经跟全球十大日用品集团中的八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金佰利、恒安、日本大王、维达、重庆百亚、宝洁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主流品牌企业。 3、在国内市场,发行人、汉高、富乐、波士胶四家市占率达80%以上,其中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15%。 4、公司预计2022年1-9月收入为9.2至10.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9.42%至43.49%;归母净利润为0.65至0.72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66.36%至84.28%。 (详细解析请查阅,22年9月2日异动解析)
奥浦迈(科创板):细胞培养基+CDMO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委托开发生产服务两大应用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速新药从基因(DNA)到临床申报(IND)及上市申请(BLA)的进程,通过优化细胞培养产品和工艺降低生物制药的生产成本。 2、2020年在国内培养基厂商市占率排名第二。公司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培养基一厂,可实现单批次1-200Kg的干粉培养基和单批次400升液体培养基灌装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培养基二厂,达产后产能可实现单批次1-2000Kg的干粉培养基和单批次2000升液体培养基生产能 力。 3、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2.45亿元,同比增长48.83%-62.06%;净利润约为7700-8500万元,同比增长63.08%-80.02%。 (详细解析请查阅22年9月2日异动解析)
新巨丰:无菌包装 (来自韭研公社www.jiuyangongshe.com)
1、公司主营业务为无菌包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与下游知名液态奶和非 碳酸饮料生产商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已为伊利、新希望、庄园牧场等国内知名液奶生产商和王老吉、东鹏饮料等知名非碳酸饮料生产商提供高品质的无菌包装。 2、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辊型无菌包装。无菌包装以原纸为基体,与聚乙烯和铝箔等原材料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后复合而成,供液体产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充填和封合。 3、无菌包装行业属于中高端食品包装行业,行业门槛较高。利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辊型无菌包装和辊型送料灌装机供应商,随着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本土无菌包装生产商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开始出现有实力的无菌包装民族品牌。 4、公司预计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112,100-120,800万元,同比增长约30.00%至40.09%。预计净利润约11,100-13,200万元,同比变动约-5.24%至12.68%。 (详细解析请查阅22年9月2日异动解析) 更多精彩分享,请关注备用号。 |
上一篇:电池龙头,被抛弃了!
下一篇:跌到窒息...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