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帮「独家研报」 研报社 2020-07-23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起 ●●●大●● 中美之间的问题不会因为换个总统就发生大方向上的改变,中美摩擦会长期客观存在。 提出“内循环”大方针 ●●●大●● 在这样的全球宏观大背景下,中央在今年年中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先是在两会期间首次提出要: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然后在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可见,打造“内循环”已经成为当前政策的共识,并且是最顶层的政策共识! 什么是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方面,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完善国内需求体系、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同时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深化对外开放,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5月13日《后疫情时代的核心主题!》曾重点解读了扩内需的重要性,但相比而言,扩内需局限在需求侧的刺激,而“国内大循环”则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构建国内完整的内需体系,不仅仅强调消费端,还强调了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 从长远来看,提出“国内大循环”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是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国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又一次更深层次的改革! 打造“国内大循环”的双向驱动力——生产和消费。 在生产端,国内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逐渐积累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供应链体系。同时,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工程师红利,也推动国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在消费端,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 关于内循环的一些思考 ●●●大●● 第一,从生产角度来看,供应链补短板+大力发展股权融资需要紧密配合。 国内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很多核心领域仍然受制于人,所以在“国内大循环”的大战略下,供应链补短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将成为关键词,芯片、信创等自主可控领域仍然是政策重心。 而事实上,在今年4月27日深改委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实施“举国体制补科技短板”。 同时,要发展国内供应链,尤其是芯片等战略新兴领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所以需要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强化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其中科创板就是这一政策思路下的排头兵。 另外,新基建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础,要完善供应链体系,必须大力发展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核心领域,其中大力发展5G和工业互联网也有利于推动国内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供给侧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企改革也将进入深水区,国企混改、央企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第二,从分配来看,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进一步放开政策的管制,以改革促发展。(参考《强刺激的终结?| 要素市场化新政解读》一文) 4月9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文件发布,这是中央第一次发布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 文件指出,各要素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核心的原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给予要素市场化的发展和分配地位,政府仅仅推动规则建立和日常监督。 说白了,就是进一步放开政策的管制,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五个领域的“放管服”,以改革促发展。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围绕“国内大循环”的一系列顶层文件已经陆续出台了。 第三,从流通来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核心城市群,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基础物流设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重要讲话中曾指出,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要求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已经过去,下一阶段的重点就是打造核心城市群,通过大都市圈来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政策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城市群、西部大开发等等。 另外,国内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高达15%,欧美主要国家仅7%左右,物流高成本大幅拖累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基础物流设施,包括高铁、航空、物流快递等。 1)地方政府和国企是基建的主要推动者,比如特高压就是国家电网主导。 历史性的改革机遇 ●●●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又一次深层次改革,这既是历史性的挑战,也是历史性的机遇! 今天梳理了一份“国内大循环核心方向”,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
上一篇:历史级大牛市上演!
下一篇:美妙继续,真的不要怕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