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央行8月以来大规模操作逆回购 ●●●大●● 大家常见的央行货币调节工具有升降息、升降准、MLF、LPR、逆回购操作,其中逆回购操作是央行最重要的日常货币政策工具。 截至26日,央行8月总计操作167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1600亿14天期逆回购,总投放量仅次于春节期间。 一则加息的传闻 ●●●大●● 正常来说,央行操作逆回购主要是7天期,14天期以上的一般只会在春节、季末等市场流动性非常紧张的时候用。 如上图所显示,14天期逆回购(红色)、28天期逆回购(蓝色),一般只出现在3、6、9、12月,以及春节1月或者2月。 而从2015年以来,除了2017年下半年是因为资金持续紧张之外,只有在2016年8月操作了14天期以上的逆回购,并开始了常态化操作。 同时,2014年-2016年上半年也是一轮货币政策宽松期,央行持续降息降准,但是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经济逐渐好转,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和当前的经济背景、货币政策背景很相似。 所以此次央行罕见在8月操作14天期逆回购,有部分声音就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央行逆回购操作逐渐“锁短放长”,14期操作开始常态化。 而由于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比如目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2.2%,14天期逆回购利率是2.35%,所以“锁短放长”就意味着央行在变相加息,抬高市场资金利率。 ps:这也是市场近日持续调整的原因之一,央行从8月21日以来连续操作14天期逆回购,随后市场持续调整。 当前加息不靠谱 ●●●大●● 我们认为,首先,从市场流动性上来看,央行当前大规模操作包括14天期在内的逆回购,主要目的还是应对短期流动性紧张,尤其是8月将迎来大量地方政府债发行。 8月不是缴税大月,所以一般不会有流动性紧张,但是今年不同,由于财政政策的刺激,8月将迎来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8月已发布公告的地方债规模为8200亿元。 从这一点来看,央行8月以来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包括操作14天期逆回购,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流动性。 并且央行早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指出: “把握好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及时熨平流动性短期波动,并于6月中旬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满足市场跨半年末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也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1)经济数据持续修复,但是在当前全球宏观背景下,国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比如7月经济数据就不及预期,所以短期经济基本面还不支持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并加息。 2)从外部因素来看,2016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全面收紧还有外部的驱动力,就是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比如2016年12月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而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还没有大幅收紧的迹象。(8月27-29日将举行全球央行年会,要关注美联储的表态) 3)8月25日,刚刚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表示: “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其中隐含了一层意思,就是年底之前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而如果要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政策利率至少应该维持不动,所以当前央行加息的传闻是不靠谱的。 最新中报业绩高增股 ●●●大●● 中报集中披露期,业绩超预期的顺丰控股今天一字,海能实业4.5个板,分众传媒2连板,涪陵榨菜4天涨幅15%。业绩线是目前相对弱势的市场中的一道风景线。 今天梳理了一份“中报业绩增速较快的个股名单(8月26日盘后披露)”,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
上一篇:市场最高板!机构继续买!
下一篇: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