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10元猪肉”引发猪板块暴跌 ●●●大●● 第一,直接刺激是养猪大户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的表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公斤,届时肉价跌到4-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生猪价格大概是35元/公斤,两年后如果跌到10元/公斤,也就是2018年猪周期底部的猪价水平,这个价格跌幅是很夸张的,更别说跌到4-5元了,所以直接打击了板块情绪。 第二,猪肉价格9月以来持续下跌。9月5日,各品种生猪价格延续4日的下跌势,环比跌幅均超2%。 一般来说,开学+中秋国庆小旺季,9月猪价都会出现上涨,但是今年9月第一周猪价却异常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北方市场产能释放,四季度南方市场也将普遍放量,生猪出栏量不断增多,供给释放的速度快于需求增长的速度,所以9月猪价下行。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今天猪板块领跌全市场,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前期板块强势股一度跌停。 20亿出栏量靠谱吗? ●●●大●● 在说这个话题前,先跟大家聊一聊养猪的一些基础知识。 猪企的最终产品是生猪,猪企的盈利=生猪出栏量*(生猪单头售价—养殖成本)。 生猪出栏量就是每年生猪的产量,而影响猪企生猪产量的核心因素是——母猪存栏量,能用来繁殖的母猪越多,后面生猪的产量也就越多。 换句话说,生猪出栏量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关键还得看母猪够不够。 并且养猪是有时间周期的,一般来说: 1)一头小母猪一般要养8个月才能进行配种(直接买后备母猪需要养4个月); 2)母猪配种后要怀孕4个月才能生出小猪; 3)一头小猪养到110-130公斤才可以出栏,而要达到这个体重,需要6-7个月的时间。 所以如果是一家刚进入行业的猪企,就算外购后备母猪,也需要4+4+6=1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开始出栏生猪。(这里还未考虑半年左右的养殖厂房搭建时间) 最早的龙头猪企比如牧原,其资本开支从2019年9月份开始大幅增长,意味着牧原从2019年9月份就开始大幅扩产能,按照14个月左右的时间来看,这批产能将从2020年11月左右开始释放。 从地区来看,此次扩产能北方留种早于南方,所以北方产能会更早释放,南方会滞后一点。 最新数据显示: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 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也是继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后,生猪产能恢复的又一个重要拐点。 同时,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0.3%。 从2019年10月至今,猪价一直维持高位(5月曾大幅下跌,但迅速反弹),据测算,这个阶段养一头猪可以赚1500-2000元,在高盈利的驱动下,业内扩产能的动力持续存在,甚至有部分房地产企业都开始寻思养猪,所以猪的产能后续还会持续释放。 另一方面,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数据来看,2021年母猪存栏量最多在4200万头左右(按3%极限增长速度计算),对应的2022年生猪出栏量水平应该是8.4亿头左右。 不考虑疫情等其他变量,我们采用农业农业部的数据简单推演一下能繁母猪的数量:2019年9月约1913万头,2020年7月约2547万头,对应复合增长率大概3%。 假设此增长率能维持下去,那么到2021年底能繁数量约4200万头(这是很乐观的情形),假设每只母猪能产20头生猪,那么2022年出栏量大约8.4亿头。 至于唐人神董事长的”20亿头“,我们认为有两点: 1)他仅仅看的是在建或者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比如养殖面积等数据,并未考虑实际母猪存栏量的限制。 2)或多或少有点夸张,因为所有猪企都不希望竞争对手扩产。 如何看猪价的走势 ●●●大●● 行业下半年业绩可能大幅回暖 ●●●大●●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
上一篇:2家创业板股票被ST了。。。
下一篇:一个板块,暴跌!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