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数字经济新时代!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0-09-16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发展

●●●大●●

工信部近日表示:数字经济总量上新台阶,从11万亿增长到35.8万亿,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很显然,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9月15日,马云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数字化进程正大大加速,很可能由原来的三五十年缩短到一二十年。

马云表示:“在今天所有巨大的不确定中,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数字化趋势没有改变。数字化以前只是让一些企业活得更好,而今天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数字化进程正大大加速,很可能由原来的三五十年缩短到一二十年。

下方视频是马云演讲全文: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什么是数字经济

●●●大●●

数字经济,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在经济学上定义为,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简单的来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


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上,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在应用层面,新零售、网红直播经济、工业4.0、C2M都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


也有部分人将数字经济看做是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
互联网的上半场,主要面对消费者的吃喝玩乐和生活娱乐方式的数字化,比如微信聊天、网络游戏;而下半场,将主要面对企业、商业、政府领域的数字化,比如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等。


数字经济主要有两种形式: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应用软件、互联网等产业,这些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产业,在5G的驱动下,数字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产业数字化则是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所以产业数字化也称之为数字经济融合领域,产业数字化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数字化工厂:2019年,工业富联在深圳建立柔性智能化工厂。此前,该厂主要做电子产品组装,整个车间有三百多人,数字化转型之后,包括工程师、操作员在内,三十多人就能维持整个生产、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比如农业数字化,下方通过视频直观地看一下《德国:全自动化收土豆》: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再比如今天最新消息,天猫与易居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召开战略发布会,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和“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这其实就是房地产交易领域数字化的案例(和贝壳类似)。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占比是36.2%,而美国已经超过60%;其中中国数字产业化的占比是7.2%,产业数字化的占比是29%,而美国这两项数据已经分别在10%、50%以上,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比和美国差距较大,同时也意味着国内产业数字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数字经济的驱动力

●●●大●●

根本驱动: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赋能双循环,数字化将真正撬动内需。


对国内经济来说,一方面,传统经济驱动疲软,经济发展需要从“量”转向“质”,其中一点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结构在转型,纯粹的人口红利正在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符合国情,这两方面诉求都要求国内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型,尤其是在当前强调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将真正撬动内需。

从这一点来说,数字经济很有可能成为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的重心。

正如马云所说,“中国三、四、五线城市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我们一定要找到300个一百万人口的城市,100个三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些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的改造、数字消费的发展就是撬动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直接驱动:疫情给数字经济,尤其是产业数字化进程摁下加速键。


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在线教育的普及率从疫情之前的不到20%,提升到90%以上。


在4月疫情期间,发改委还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强调了数字新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移动支付、人像识别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以及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进,中国每年将以超过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产生和复制数据,可能将于2025年成为G20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领头羊。



数字经济的配套软硬件

●●●大●●

第一,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为数字经济新一轮加速助力。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一大区别就是,传统经济依赖“铁-公-机”,数字经济更强调“云-网-端”,所以要发展数字经济,就必须先建设并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2018年年底开始,国家大力发展以5G为核心的新基建,今年疫情冲击大背景下,也持续强调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发展。

截至2020年7月底,我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超46万个,计划2020年底超过60万个基站,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新基建的持续完善将为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新制度框架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数据要素地位凸显。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将成为核心“新能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高效、安全地利用数据要素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4月9日,《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文件发布,这是中央第一次发布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目的是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这份文件中,数据要素被国家正式列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的第五种生产要素


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布,明确国家发展数据驱动的数字经济,包括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各省应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将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数据安全开放。


这是国内数据安全领域第一部法律。


9月7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规划设计了北京大数据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致力于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第三,数字货币将实现数字经济全流通。


数字经济要高速发展,必然离不开数字资产的高效流通、全流通,而目前只有数字法币才能做到全通,将私对私打通、私对公打通、公对私打通。

8月以来,央行数字货币消息密集,落地的时间点可能已经临近。


第四,资本市场改革为数字产业的实体发展服务。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领域的加速改革,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广,为数字产业发展直接融资提供了便利。



数字经济框架简介

●●●大●●


燃料电池


“十城千辆”落地在即

●●●大●●

事件:今天盘后有消息称,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申报已启动,包括上海、北京、山东、山西等多地已明确申报或出台申报方案。业内普遍预期,随着申报工作的启动,燃料电池“十城千辆”正式文件落地在即。

“十城千辆”在新能源车发展中至关重要,锂能汽车的发展就是在2009年各部委发布的“十城千辆”(十个示范城市,千辆电动车)计划后开始了飞速的发展。

本次燃料电池“十城千辆”正式文件落地意味着燃料电池行业将受到更全面的政策鼓励和指导,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目前,各地均在争相发展氢能源,今年1-7月国内氢能产业名义总投资金额超过1300亿,同比增长超过30%。


天梳理了一份““燃料电池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
赚钱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重磅!一文看懂化工产业链!

下一篇:今天我们来说一只20cm的股票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