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周五,货币宽松的观察窗口 ●●●大●● 从上周一开始,央行逆回购操作持续回笼流动性: 1月5日,逆回购有1400亿到期,央行投放100亿,所以净回笼1300亿; 1月6日,逆回购有1400亿到期,央行投放100亿,所以净回笼1300亿; 1月8日,没有逆回购到期,央行投放50亿,所以净投放50亿; 1月11日,逆回购有200亿到期,央行投放50亿,所以净回笼150亿; 1月12日,逆回购有100亿到期,央行投放50亿,所以净回笼50亿。 近7个交易日总计回笼流动性5250亿,在此影响下,短端资金面出现边际收敛:1月11日(周一),SHIBOR隔夜1.21%,较前值上行25bp,是元旦节后首次高于1%。 市场担心流动性收紧,所以当天出现了股债双杀。 而我们重申《出现新变数!》一文的观点,短期货币政策依然维持阶段宽松的预期。 1)1月8日,央行行长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这是在呼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进一步表现出了当前对货币政策的态度是“稳”,短期信用收紧得不会太快,这有利于继续支撑短期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从而提振市场情绪。 2)每年1月初回收的流动性都是12月下旬投放的跨年逆回购,是常规操作。2020年12月21日开始,央行为满足年底流动性需求,连续净投放3500亿元14天逆回购,本周这部分逆回购到期,但目前央行并没有必要再续作14天逆回购。 3)如果真的收紧流动性,直接不投放逆回购就行了,但是央行还是坚持每天都有小幅投放,尤其是近三个交易日,连续出现50亿地量投放,就是在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还在维护流动性。 其次,提示一个利好预期:1月15日(本周五)央行MLF大概率会超额续作,预计投放8000亿以上流动性,提振货币宽松预期。 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大●● 第一,军用飞机VS新能源汽车:两个赛道都是景气度刚刚经历一轮中周期的反转,并且都是未来五年业绩高确定性的赛道。 1)汽车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确认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核心方向。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渗透率约为5%,而根据产业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左右,所以未来五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2)随着十四五的临近,军工行业也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在加强练兵备战的背景+新一轮装备定型入列的背景下,军品需求将迎来放量,尤其是高精尖武器装备(比如新型军机)、日常消耗型军品(比如导弹)。 同时,十四五新采购模式下主机厂收到的预付款将大幅增加,现金流将大幅改善,从而进一步提升主机厂的估值。 其中军用飞机是核心方向,国产三代战机歼-10、歼-11、歼-15、歼-16 及四代战机歼-2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军用直升机等陆续进入到批产和订单加速阶段。 总之,军用飞机和新能源汽车一样,都是未来五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赛道。 如果行业基本面类似,板块内公司是不是具有对比性呢? 比如航空发动机(航发动力)VS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如军用飞机整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VS新能源汽车整车(比亚迪、长城汽车)。 第二,航空发动机(航发动力)VS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宁德时代)。 1)从体量来看,航发动力是A股国防军工板块第一大市值,宁德时代是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第一大市值,都是行业市值NO.1。 2)从基本面来看,航发动力和宁德时代都占据了产业链最重要、价值量最大的环节。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主要决定者,动力电池在整车中的价值量占比约为40%,是整车占比最大的部分; 而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飞机性能的主要决定者,一般来说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占整机制造的30%左右,是整机占比最大的部分。 第三,军用飞机整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VS新能源汽车整车(比亚迪、长城汽车) |
上一篇:年报,找到好消息!
下一篇:券商股暴动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