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查处“深房理”!撕掉“遮羞布”!

原创:股市老兵   老兵财眼   2021-04-09 - 小 + 大

先插入自己的公众号名片吧,没有关注的可以先关注上

老兵财眼
老兵财眼
深入研究财经政策,解析股市投资机会,欢迎你的加入
3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据说:
这102份有名有姓
涉及经营贷炒楼的材料
已经递到了银保监~~~
这就很尴尬了~~


尴尬的地方是:这102份连小区名字都暴露出来的名单,明显大大的超过了深圳自查的数据,最早的自查,是只有3笔好像,后来央妈和银保监再次杀回马枪,再次自查,是21笔,但仅仅一个“深房理产业链”就最少120笔~~~如果还有其他的深房理,这笔账怎么算??这也难怪深圳7部门突然出马了,明确表态,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其实从民间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灰色地带,有路子的都能找的到,这种“炒房一条龙”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前辈炒家的千万收益照耀下,多少人准备前赴后继加入炒房大军,在老兵看来,这个新房理绝对不是大头,这102笔也只是冰山一角,只不过现在监管层来真的,但地方始终不配合,才让大家看到一点点消息,要是不让你看,这个消息,分分钟就被删了~~~老兵上周启用备用号,也是这个道理~~~

老兵认为:监管层这一次对房价,是来真的,深圳的这种对敲手法,与我们老庄时代拉股价是一个道理,持续的对敲,都是真实的交易,只不过是同一个人控制N个账户而已,这种控盘,其实防不慎防,不从根子上把杠杆卸掉,就算把人抓了,换一拨人,又是春风吹又生,极端情况下,这种对敲手法短时间可以把深圳房价对敲到100万一平~~~到哪个时候,深圳的年轻人就会开始逃离~~又或者在深圳的年轻人,一看辛苦奋斗搞科技,不如炒一套房,哪核心科技突围,基本也就无望了~~


而这个时候,监管层“巧妙精准”卸掉了炒家的杠杆:基本也就是宣判对敲的根,已经被断了,后面的事情,老股民都非常熟悉,资金来源是高杠杆的庄家,只要有拉不动的迹象,然后苟延残喘的开始横盘,监管层心里就有数了,时间就会逐渐吞噬他们的融资成本,最后杠杆举不动了,只能被动割肉,如同股市庄股一样,瞬间断崖下跌~~~

但这也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了,深圳从30万一平掉到10万一平,地方豪强也接受不了,这也不是监管层的本意,监管层的本意是,外部风险系数变大,美帝随时可能发动汇率战,金融战,如果不把楼市的杠杆卸掉,到时候被动挨打,会搞的非常被动~~而楼市在金融系统的地位,明眼人心理都有数,十次危机九次地产起,监管层未雨绸缪,本身是在防范,当不得了与美帝的金融决战开始的时候,自己的关键内部环节,处于可控状态~~

这里有一个事比较有意思,任博士这刚从恒大脱身,今天就长篇累牍发文“地产泡沫的危害”,这也太哪个啥了点~~这算是在关键时刻踩了一脚前东家,但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这篇文章是有水平的~~


特别是任博士提供的解决方案,恐怕大概率就是未来20年地产的政策主方向,大家先看看任博士的原文:可以考虑,以常住人口增量为核心改革“人地挂钩”,优化土地供应;稳步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推动土地财政转型;实行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丰富供应主体,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

老兵给大家总结下:
(1)第一,人地挂钩;
(2)第二,房地产税;
(3)第三,总量控制住房杠杆;
(4)第四,优化住房结构;


不得不说,任总透过迷雾彻底看清了主要矛盾:我国地产长期平稳发展的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中国房地产的根本问题是人地错配和货币超发,人地挂钩之后,反而会平衡一线和二三线的级差矛盾,1-3亿人落户到城市的大战略,一方面,人地挂钩要求乡村的人口再流出,就必然缩小地产开发,就压制了二三线的高库存;另一方面,落户人口大量增加的城市,就拥有了更多的开发指标,供给也就能够大面积增加,彻底摆脱香港楼市的弊端~~~

如果监管层
真的把这几招拿下来
那么楼市投机时代
基本是确定性的结束了
存量资金的出路就只有一个
拥抱股市,拥抱实体经济,拥抱核心价值。


还没关注公众号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老兵财眼”微信号:ztzt66,或者请长按下面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老兵不要打赏,只要您的点赞

支持老兵更好的分析,大拇指请点↓ 



上一篇:4.9日 突发!下个时间点

下一篇:砸个地板价!下周敢买么?

关注老兵财眼公众号
老兵财眼的微信号:ztzt66

深入研究财经政策,解析股市投资机会,欢迎你的加入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