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这事,可不简单!!!

原创:冲哥   骑牛夜幕的冲哥   2021-04-19 - 小 + 大

一根大阳线千军万马来相见,今天市场热度有了,主要方向是上周我说的华为造车。这个方向在周末继续消息扩大后延伸到其它路线分别是新能源车产业链,锂电池,汽车电子。


华为合作的这台车带智能驾驶模式,新能源车方向以锂电池作为驱动,电车比燃油车从上游产业去看应用最多是芯片和模组配件还有主控ECU系统,智能驾驶模式在雷达感应器,5G通信模块,硬件软件,消费电子涉及到3D摄像头,车里音响装置,还有你能联想到里面最简单的各种整车配件的个股都会被发掘。



不过就今天去看,这个概念分出这几条涨得好的线:锂电池、新能源车产业链(电解液,正负极材料,隔膜等)、消费电子、还有智能领域的无人驾驶。


其中以无人驾驶这个炒作最为强势,干出20个涨停板,我觉得像锂电池,新能源车产业链这些不足以能成为这次的主线,顶多是因为从电车角度去发掘这些超跌反弹机会,还有消费电子龙头的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这些今天涨的好都是基于近期超跌反弹思路。


说真的,无人驾驶这个概念也是憋了很久的一个题材,最早炒作2016年就开始而最早也不是特斯拉,也不是华为,而是百度!但随后无人驾驶这条路已经远远抛弃了百度了。


打开无人驾驶概念指数,从2016年至今走势是这样:



涉及到80家概念股,但这些概念股很异类,存在大部分股价还在地上,只有小部分干出不断新高。为什么我说很异类?因为我们所看到无人驾驶指数在2020年出现一波强劲的大涨,都是基于整车板块+整车配件类股票带动的。


你看下图,今天涨幅居前的清一色整车+配件。去年整车板块因为新能源车上涨也是最受益,当然就包括了配件,汽车整车板块22个股票基本被纳入到无人驾驶这个指数了,所以就会看到无人驾驶这个概念去年表现强势是整车板块拉起来!但整车板块你去数里面的汽车企业没几个搞得起无人驾驶,之前说自己在搞,都是吹的!



而其它板块,比方软件,硬件,设备等这些板块去年都是严重滞涨即使涨过还是狠狠掉了下来,在去年11月开始还掉得不浅,太惨了。


当前去看无人驾驶龙头是北汽蓝谷。


而无人驾驶这个方向去不去凑热闹大家深思熟虑,我就不喜欢去挤车。今天必定会很多自媒体说这个方向,舔多了也不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这次华为造车只不过是一次炒作热身,是基于5G应用链上的一次热身赛,因为无人驾驶就是要基于在5G应用上!


所以今天涉及到华为造车的包括新能源车,锂电,消费电子这些是基于短期超跌反弹的逻辑很难作为重点方向。


那么,后面还会不会出现,有别的消息来掩盖无人驾驶这个概念,我觉得一定会。接下来题材炒作轮动会很快。


华为造车,名义上就不是华为造车,而是基于华为系统合作造出来的车,从意义上的诞生是跟特斯拉对着干的!


当初国内引入特斯拉这条鲶鱼,是为了刺激国产电车发展,用人话去说,“你们再不搞出点成绩出来就会被吃掉了。”


2年过去,国内出现不少民族品牌的电动车压轴底下,但电车归电车,未来人类要打造的是一台能与手机一样应用的电车梦,能发挥5G应用的基础上的物联网电动车,更新换代去刺激消费!


那么,第一台以中国含金量科技的打着华为名义的电动车,这就正式诞生出现了!毕竟北汽也属国资委!


华为+北汽=北极狐狸


牛不牛?

爱不爱!

是两回事。


这阿尔法S,在我角度去看,定位标准能不能呢过符合广大百姓?


恰恰好,这一次上海车展上,特斯拉展示厅就出现闹剧!


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就在今天被刷上热议!


啥回事?想必不需要我解释了。不懂的,当瓜去看就可以了!


总结,无人驾驶不是最终方向,华为造车你所联想到的股票,只要能联想到,位置又够好的,炒作无非一一种是炒超跌低位的溢价空间上涨,一种是超强者恒强。这一次不单是炒作无人驾驶,而是借华为造车炒的5G应用,就因为无人驾驶是基于5G应用的商用。


而5G应用所涉及到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涉及的板块个股才是足够大,比碳中和也要大!


再给点耐心,这个方向很明确了。


.......


条件没谈妥,蚂蚁是不会被上市,至少这两年都看不到!


4月16日,有一则消息是这样,上交所修订发布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总括科创板的政策导向:支持类:科技创新含量高的企业。

限制类:金融科技,模式创新的企业。

禁止类:房地产、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

 

蚂蚁集团的上市再度成谜,如果蚂蚁集团不把金融业务分拆出来,能在科创板上市的概率是极低,但分拆后上市的业务,估值肯定没有当时预期的3万亿水平。

 

最近阿里巴巴系都给政策打压,垄断调查、高额罚款、刹停上市等,蚂蚁集团作为其下面的子公司,很难不受影响。

 

不过我们从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房地产业务,如果股市不停给这些公司上市,国内的科技很难有好的成长!!!


蚂蚁集团的金融业务,本质上就是一种无需抵押信用的放贷业务,虽然马总说过用大数据评估信用,但万一遇上经济危机,你觉得这是大数据评估出来的信用还能有效吗?


经济危机引爆后的金融危机,谁有能力背这个锅?还不是财政部、央行。

 

过去中国的融资潜规则,都是为不缺钱的企业上市集资,因为没风险,包括银行批贷,也是只会给不缺钱的企业批大额贷款,这本来就是一种资源错配现象。

 

科创板上市的政策导向,恰恰就改变了以往资源错配的规则,往往科技含量高的公司最烧钱,而且不一定有回报,但偏偏就是这些企业,一直都得不到融资,因为科技企业的研发周期长、业绩不确定性高,如果不是2018年特朗普搞半导体制裁,到现在为止,也没多少人会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在A股这个高溢价市场,要融资一点也不难,问题在于对企业的监管,国内很多科技公司本质是就是没科技含量的,我是做审计出生的,见过不少企业都是买专利骗补贴,更恶劣的,把贱价买回来的专业找评估机构评高,注入无形资产,这样看起来企业好像很值钱。


而实际上就是一家诈骗公司,想想当时的贾跃亭,用乐视的钱,买了一堆过气的影视剧、电影版权,都算入了无形资产,结果乐视一出事,一下子全部计提。

 

所以,一家科技类公司得不到资本的认可是有原因的,因为国内真正的企业家太少,反而无孔不入的生意人是最多的,上市都不是为了完成企业使命,而是一上市就没了梦想,想着套现离开中国。


中国的科技类公司能有点使命感好么?


过去几十年最赚钱的企业;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诞生最赚钱的企业,一家赚小孩的钱;一家赚年轻人的人;


从反垄断角度去看,你有使命感,至于这样吗?


科技强国,但以科技实力作为第一核心力量的好企业,屈指可数!


这十年,是关乎后面百年大计,一定要走好,好好走!


扫码关注,读懂天下事,股市事



上一篇:割肉荣:创业板指大涨4%,之后都会怎样

下一篇:孙哥笔记:明日,强分化!

关注骑牛夜幕的冲哥公众号
骑牛夜幕的冲哥的微信号:YZLHC168

水到绝境成飞瀑,人到绝境是重生! 明明是一方游资,非搞得挥笔如水! 因为拉长时间后,自己预知不好当! 那就让我拿起笔,给大家挥挥股票!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