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转弱势已经不可避免,昨天复盘聊过《芯片明牌,不好打!》 芯片这条线别扔,题材转弱势,明牌变暗牌是好事,留着核心票,后面肯定有轮动的机会。 今天资金转向了中药,消息也在满天飞: 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重大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方案还提出坚持中西医建设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认真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经验做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建设 30 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部委在文件里面把事儿聊的很清楚了: 1,疫情是触发点;我们其实已经经历过一次疫情,就是2003年的非典,这次的新冠疫情其实是第二次,虽然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但回想一下,漏洞太多,比如武汉最开始的慌乱,通过吹哨人才把事件揭露出来。 以后再遇到这事儿,难道还依靠吹哨人?肯定不行,得靠体系建设。 2,中药要传承;在疫情防控包括疫苗研制的过程中,医疗服务,医药研制的话语权凸显出来了,你说连花清瘟胶囊有用,那么拿出成本标准看看,拿出盲测报告看看? 说白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被别人掌控,同样是卡脖子,中医经验成分居多,跟西医完全不是一个话语谱系。 另外,在医疗卫生方面,如果完全以西医为标准,作为追赶者的我们,代价太大,就像我们这么多年发展燃油汽车,依然追不上有这上百年积累的西方汽车大厂,还不如切换到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 说到本质,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们想建立自己的“标准”。 这是主观逻辑,我觉得没啥问题,虽然我对中医确实存在偏见,但以上分析,都基于事实判断。 客观市场在更早的时候已经表现了。 最开始机构们吹片仔癀: 主要是把它当做跟白酒一样的“核心资产”来吹。 中药板块其实没啥表现,随后5月份开始,同仁堂旱地拔葱: 我当时琢磨了一下,确实也没明白逻辑,跟风片仔癀炒“核心资产”,那同仁堂就太渣了,财务不说稀烂,但确实不怎么赚钱。 那时候中药也没啥消息刺激,绝大部分人估计跟我一样,所以后面差不多是倒V字下跌,一直到最近才反弹。 而反弹的关键是广誉远: 一直到广誉远,大家终于发现,其实炒的并不是“核心资产”。 6月18日复盘的时候,发现广誉远涨停,联想到前面的同仁堂,有人打标杆了,明显失败了,现在又有资金怼中药,所以琢磨是不是中医要转折了,所以让助理扒了一下广誉远的底裤: 结果发现,中药确实挺烂的。。。后续没太关注。 芯片异动能发现,而中药异动却错失,这就是主观偏见造成的主客观不一致。 现在客观市场明确了逻辑,而错失主升浪,就是主客观不一致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还能咋办? 只能坦然接受,等题材反复阶段的弱转强咯。
今晚直播已经聊过了,正好验证一下。 |
上一篇:虚脱了!
下一篇:牛X!这个方向涨疯了!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