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消息比较多,最重大的,依然是央行全面降准。 外盘已经表现了,富时A50涨幅超过1%,这部分是跨市场套利的资金,A股明天不出意外,肯定是一个高开。 全面降准这事儿,要仔细梳理清楚,接下来的行情,极有可能跟这个相关。 2019年以来,央行经历了5次降准,只有一次全面降准,时间节点在2020年1月1日,还记得那时候出啥事了吧:疫情。 所以,重大的货币政策,肯定有深刻的背景环境,中国的政策方,稳字当头,不到不得已,不会瞎折腾。 这次全面降准,有3个原因: 1,支援小微企业。央行说的很明白,原材料的全面涨价,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这一块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也是经济活力的源泉,那些垄断的互联网巨头是指望不上的。 但是,支援小微企业属于万金油式的理由,你放在2020年,包括前面10年任何一个时间段都可以,所以不是核心; 2,内外循环比预期更困难。政策方最近两年提了一个观点:内循环和外循环。今年6月份出了社融数据,那叫一个惨烈,说明企业投资欲望越来越低,对未来根本没啥信心。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今年开始的碳中和政策,其实也是希望大家不要这么卷了,找新出路吧。 去年到今年,外循环做的不错,中国成为疫情环境下,全球物资生产的集散地,中远海控半年赚了370亿,堪比印钞机,但外循环的逻辑是海外疫情,这事儿必然会逐步缓和,所以疫情环境下的外循环高速增长不可持续; 内循环在卷,外循环的增速预期会下降,以往的降准力度也被证明效果有限:2020年的定向降准最终的结局是一线房地产价格涨一轮,股市“核心资产”翻一倍,小微企业连渣渣都没混上。 所以,有必要加大力度放水,否则,未来只会更艰难。 3,美联储加息预期。美联储今年不会加息,但是明年加息几乎是必然,到时候资金回流美国,你拿什么东西来留住外资? 中国经济的欣欣向荣当然是最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提前放水,给货币政策留一定的空间,肯定没坏处。 放水成为客观的事实,接下来,市场会调整主观预期。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银行地产会受益,但这次不一样,去年政策方从银行端限死了房贷比例,然后从地产端堵死炒房的缺口,所以地产银行,应该没太大影响。 我琢磨了一下,央行放水的目的,触发性因素是原材料涨价,那么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政策方靠行政手段喊话打压原材料涨价,煤炭钢铁有色确实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利空,但最终的效果其实很有限。 因为有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是我们没法控制的,比如原油,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化工产品涨价,我们也没法控制。 所以,这次的放水,是希望通过资金端缓和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即使艰难,也能渡过涨价周期。 还是要给钱啊。 钱给到位,会提到整个社会对涨价的容忍度。 行政干预涨价,变成了容忍原材料的涨价现象。 周五的市场已经在表现了,顺周期的异动非常明显。 本周的稀土板块率先异动,从最开始的金力永磁领头稀土永磁,过渡到稀土资源,资金炒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最终市场再次挖出来稀土条例的出台,这条线始终围绕稀土进行。 但是周五的时候,部分资金已经开始转向顺周期,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铝业再次试探阶段性高。 国际大宗商品,咱们既然控制不住,那就放水对冲,至少要让企业经营持续下去。 顺周期这条线注意化工板块,这条线可以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涨价的故事,一个是中报业绩大增的故事,甚至两者可以相对对照验证。 扫了一眼,我们之前炒的纸浆涨价,最近居然也在触底反弹了。 顺周期这条线,客观逻辑应该没啥问题,下周关注主观认可的表现。 |
上一篇:这只票,机构看翻倍!
下一篇:孙哥笔记:主风口和新方向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