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长假中,距离大A开始交易还有段日子,正好解答一些老铁经常询问的问题。 为何长假前市场都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向上向下大波动,不单单指下跌的调整)呢? 不少老铁都在后台留言提出过这个问题,今天亮哥就来好好扒拉扒拉这个逻辑。 首先,作为个人投资者要清楚地了解,资金的趋向性是趋利避害的,哪怕是天天做打板的资金,也要考虑一个成功率。机构和散户最大的区别在于机构能尽量不被情绪上头,而散户大多是一窝蜂随心情。 市场投资的内在逻辑在于双方对事情的认知的差异度,除了获取的渠道不用,对市场消息理解能力的不同,获取消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之外,规避意料之外的波动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意料之外的影响就包括假期长时间休市带来的不对等性,中国的假期一般都是连续放假并且二级市场都会暂停交易的,但外围市场都是一直在交易中,长时间的休市对于二级市场这种一分一秒都需要拼“手速”的市场无疑是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小资金会选择持币过节,将股市中的钱取出来,一方面是规避风险,一方面是为了长假期间的必要消费(以前楼市的金九银十,置办不动产、买车等大消费)。但机构大资金往往不会来来回回的操作,所以机构资金偏向于去一些波动小,稳定平稳的方向去过渡这一段时间,如消费、医药等。有时候偏向于“打新”配置的一些必要的标的。 其次,资金财务结算的原因。中国市场目前的长假周期大概是三个,春节(7天)、五一劳动节(3-5天视情况而定)和国庆节(7天)。 从历来的结果看,五一假期前波动的程度最小,一是时间较其他两个稍短,二是四月底并没有财务结算的需求。 虽然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按照自然年度、半年度、季度做财务结算,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默认为农历春节才是一年的头尾。换个角度看,你的年终奖是不是在春节前才发给你的,而不是元旦节之前就发给你了。因此,春节前很多资金需要回笼。 同理,国庆节是十月一日,刚好连接的便是三季度结算日在前,资金也是要归位的。 那资金到底是指是那种资金? 自然是融资资金,虽然A股从15年一波疯牛之后便一直在要求去杠杆,事实上融资在市场中起到的引导作用虽然不及原来,但一直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部分资金是需要进行结算的,自然需要持股的资金卖出的。 不过大部分融资资金属于借贷资金的正常回笼,长假之后还会继续借贷出来,因此对于整个市场未来的发展影响是短暂的,并不是致命的。 致命的影响在于机构资金的调仓换股,重新布局。 春节前属于了结结算(比如今年春节前),国庆前属于四季度保业绩(每个季度公募基金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外正式公布季报并且披露前十大持仓股)。结算需要到高位形成市场情绪高点兑现,(比如18年和21年,20年是疫情影响出现明显调整),而三季度结算到四季度重新布局,属于保守保护一年的成功,大家蜂拥去抢低估值稳定的板块。既然前三个季度在赛道股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不在意1-2个点的差距。 毕竟保住业绩,拿下排名,明年能吃肉;业绩拉胯,排名下滑,明年只能喝汤;至于业绩排名营销都不行的,明年可能就不存在了。 今年还有一个特殊的就是监管要求“挂名基金”要符合规定又是一记重拳。 P.S:再次祝愿大家假期愉快,下篇也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 本号所涉及的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所用,不保证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操作,投资者若以此为据,风险自负,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理性投资方为长远之道。从业证书编号A1280621070002 原创不易,多转发,多关注,“在看”顺手点一点 |
上一篇:短线方法——交易模式
下一篇:有种房子,折扣超大!
股海秘录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5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