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中芯被美纳入实体清单的影响!

佚名   先知突发   2020-12-20 - 小 + 大

12月18日,中芯国际正式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12月18日晚间(美国时间18日早晨),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称将中芯国际纳入实体清单,美国出口商向中芯国际出售产品需申请许可证,从而限制中芯国际获得某些美国技术的能力。目前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官网的EAR清单暂未作出更新。

 

制裁重点针对10nm及以下先进制程,符合预期,10nm以上较成熟制程后续需观察许可证申请情况。根据公告,对于先进制程(10nm及以下)遵循“presumption of denial”标准,即默认拒绝批准,供应商需向美国商务部提交许可证申请,并需由中芯国际举证没有违例,否则默认不予批准许可证,与此前美国商务部针对华为的审查标准类似,相对较严格。而10nm以上的部分公告中未特别指出,我们认为亦需要申请许可证,但可能采取“Case by case”审查,举证方是美商务部,如果禁运,美商务部还需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这部分可能相对宽松,但实际操作情况还需后续观察。

 

对半导体板块的影响包括:加剧行业产能紧张,坚定国产化设备材料动力。第一,包括许可证申请的进度以及行业内客户的流动,都可能会加剧行业产能的紧张,对华虹半导体、华润微及其他成熟制程厂商影响正面。第二,进一步坚定国内晶圆厂加速国产化设备和材料的动力。由于国内在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尚存在一定短板,为长期重点发展方向,自上而下推动有望增强,建议优先关注设备、材料领域相关的国内龙头公司。

 

相关半导体设备材料现状及下游客户影响


设备: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Top5厂商中包括3家美国公司: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约17%市占率)、泛林Lam Research(约13%市占率)、科天KLA-Tencor(约5%市占率)。美系厂商目前在沉积、刻蚀、离子注入、CMP、匀胶显影等领域技术领先,尤其先进制程设备尚较难由非美厂商替代。目前主流晶圆厂制造设备中约50%来自于美国厂商,20~30%左右来自于日本厂商,国产化设备率现可达10%左右。


对美国设备厂商而言:应用材料2019财年(10月底截止)销售146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销售43亿,占29%为最大,中芯国际披露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采购自应用材料订单约6.2亿美元,粗略计算占比4%。


泛林2020财年(6月底截止)收入1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31%为最大,2019财年收入96.5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22%为最大。中芯国际披露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采购自泛林订单约6亿美元,粗略计算占比6%。


材料:国内主流晶圆厂半导体材料供应商中日本厂商约占30%,美国厂商约占20%。国产化率在20%~30%。


上半年中芯国际采购美设备正常:中芯国际上半年两次大幅上调资本开支,5月从32亿美元上调至43亿美元,8月从43亿美元上调至67亿美元,主要用于机器设备的产能扩充。中芯国际3月公告披露了采购自泛林(LAM)、应用材料、东京电子的设备订单,分别为6亿美元、5.4亿美元、5.5亿美元,采购金额较大。我们预估相关设备、材料、 零部件存在一定安全库存备货。


中芯国际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中具有一定核心地位,同时其与美国供货商(如应用材料、泛林等)、美国客户(如高通等)具有广泛深入的商业合作关系,后续出口许可是否获得批准、事态进展尚待后续观察。


客户影响推演:根据目前美国商务部公告,供应商需要依相关规定获取许可证,若中芯国际供货商及时获得许可证,则对下游客户影响有限。若许可证未得到及时批准,以及考虑到客户自发的风险转移和流动的情形,行业产能紧张可能加剧。

 

表:中芯国际主要客户构成估测(2019年前后)




上一篇:周末头条!经济工作会议重磅定调!

下一篇:起风了,周末出大事

关注先知突发公众号
先知突发的微信号:pk9995

先知的突发消息传递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