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农业的重点是恢复生猪生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对农业的重点转向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 农业聚焦种业和耕地。与去年表述(偏宏观,主要讲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内容偏微观,聚焦于种子和耕地。耕地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种子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国家对农业的关注重点的转变为种植种业板块带来政策性驱动机会: 1)复杂国际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仍是首要任务,继续保证口粮种植积极性; 2)首提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在科学和严格监管下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将助推我国的生物育种产业快速发展。 本次中央经济会议将生物育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发展种业决心坚定,生物育种政策推出进程有望加快。同时在科学规律和严格监管下进行生物产业化应用,体现出国家在生物育种的政策谨慎性,长期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育种能力。 生物育种产业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在2012年启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目前在转基因育种技术环节,国内研发基本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预计后续在转基因技术产业化方面会有相关政策落地,如转基因主粮作物新品种审定办法等。产业化推进将提高种业准入门槛,龙头公司因先发优势将获得更高市场份额,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旨在改变我国农业长期依赖海外引种的困境。国内部分核心农业产业的育种环节存在长期依赖于海外引种的问题,如白鸡育种高度依赖于海外引种,生猪育种70%依赖于海外,蔬菜瓜果以及玉米育种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种源。长期依赖海外种源会造成技术卡脖子问题,也增加了成本上升压力,对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旨在改变农业育种依赖海外引种的现状。 明年将是整个种植行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期,在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基调不变、三大口粮价格保持高位的背景下,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将加速推进,同时对传统杂交玉米种子的专利保护加强,种子种植板块景气向上,可适当关注。 两杂制种行业景气和估值双升, 2021年农业板块存在结构性机会,关注两杂制种业和后周期行业。种业公司处于业绩低点,而生猪存栏上升拉动饲用需求回升,且供给端减产、降库存预期提升,种植和种子行业景气上升。同时,转基因产业化持续推进有利于拉升板块估值水平,关注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预计畜禽育种环节后续会有扶持政策落地,潜在利好相关育种公司,关注圣农发展。 |
下一篇:今天,有个指标比较异常
先知突发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5
2022-11-15
2022-06-21
原创2022-06-10
原创2022-06-09
原创2022-02-17
2022-01-24
2021-11-11
2021-11-08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