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段 段哈哈复盘 2021-02-17 - 小 + 大
顺络电子主要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经布局精密小型化电感、微波器件、汽车电子元器件、特种电子、精细陶瓷等五大产业系列。2020年公司电感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其中叠层电感产能位居全球第二、片式绕线电感位居全球第三,在国内电感行业处于龙头地位。
2020Q3,公司单季度实现收入10.13亿元,同比+41.87%;净利润1.65亿元,同比+61.84%;根据2020年度业绩预告,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5~1.96亿元,同比增加47.62%~86.67%,公司Q3和Q4连续两个季度业绩超预期。 5G手机放量,推动营收高增长 5G手机电感需求的增加以及5G手机出货量的同比大幅提升是核心驱动因素。目前手机是电感的最大应用市场。4G手机单机电感使用量在100颗以上,高端机型接近200颗,5G手机频段数的增加推动单机电感用量进一步提升30%~50%。
公司是国内电感龙头,技术和产能不断赶超国际龙头。0201叠层电感于2012年成功研发叠层,目前产能和产值均超过公司整体的50%。01005已实现小批量供货,成为与村田齐肩的全球少数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厂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面向大客户销售,手机领域也进入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供应链,在以华为、OPPO、vivo和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商份额持续提高。由于2020年主流安卓品牌的新机型均推出5G版本,带动公司手机电感业务实现高增长。
市占率提升空间大,景气度有望持续 受益于智能手机放量,公司2013年业绩高增长。本轮5G换机潮,公司2020年业绩再度恢复高增长。区别于2013年的景气短周期,本轮5G换机潮公司在下游品牌客户的份额还有提升空间,同时海外竞争对手产能不断退出,预计5G手机换机带动的公司营收高增长可景气维持。 公司在全球手机电感市占率还有提升空间,有望突破韩系和北美大客户供应链。根据Omdia数据,2020年前六大手机品牌商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和OPPO市占率依次为20%、16%、15%、11%、8%和8%。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已与众多核心通讯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业务持续推进,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在海外品牌商份额还相对较低。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竞争对手不断退出相关产品市场的背景下,公司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规模化效应带动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汽车电子接力高增长,产品、客户加速拓展 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快速成长,汽车电子类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被动元件大厂的支柱性收入。据公司公告,TDK于2015-2019年间来自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收入实现年复合47%的高增长。未来,车载娱乐信息系统、ADAS自动驾驶系统以及电动控制系统将成为汽车电子的核心增长驱动,并推动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
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产品具体包括电感(电路滤波或者扼流)、变压器(超声波倒车辅助和BMS)、无线线圈(防盗系统和进入系统)和陶瓷压力传感器(空调冷媒和机油等压力检测)等,主要覆盖汽车三大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车身控制系统、以及电动化系统。目前已经进入博世和法雷奥等Tier1厂商,以及宁德和特斯拉等供应链体系,并开始逐步放量。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卡位行业主流趋势,不断推陈出新且持续新增大客户,2019年上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大批量稳定出货,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9.97%。
根据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价格大致测算,单台电动汽车磁性元器件价值量在2000元左右。根据EVTank的数据,202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为331.1万辆,同比增长49.8%,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40万辆。据此估算,2020年汽车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为66.2亿元/年,未来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 顺络电子是国内电感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达到7%,仅次于日、台厂商。公司以客户壁垒铸就护城河,凭借产品扩张增强客户粘性,逐步形成“电感→被动元件→电子元件→陶瓷部件”的产品路径,200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6.6%,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17.1%。
5G建设加速推进,公司身为国内电感龙头,提早卡位产品储备丰富,业绩有望受通讯基站+终端建设双轮驱动。LTCC是5G基站天线材料最佳方案,公司长期布局LTCC研发生产,有望深度受益。目前公司5G基站专项开发的微波器件已得到国际大厂认可,未来持续开拓新产品加速推广贡献业绩;终端:5G手机高端电感需求增大,产品量价齐升叠加拓展客户份额提升,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早期卡位的汽车电子已逐步进入收获期,目前已经导入博世、法雷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大客户。18H2汽车新产品已经批量交货,19公司新产品倒车雷达变压器、电动汽车BMS变压器及第三代功率电感等均为业内标杆产品。由于汽车电子认证周期长门槛高,公司汽车板块手握主流客户及优质产品,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及未来业务拓展,预计公司2021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45亿元、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亿元、9.8亿元,EPS分别为0.99元和1.21元,对应PE分别为34倍和28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的市场地位,以及汽车电子业务的高成长空间,值得关注。 (关注老段研报号,查看更多个股脱水研报) |
段哈哈复盘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