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构使用的彭博终端报道:美国计划暂停征收关税三个月。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中泰宏观(梁中华,张陈)认为此次会议的要点在于: 1、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会议指出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我们之前的估算,完成翻一番目标全年需要5.6%的经济增速。从目前一季度经济的下滑幅度,二季度服务业和外需的冲击,完成目标的难度确实不小。
2、加大宏观调节实施力度。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具体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上调至3.5%甚至以上,专项债额度有望突破3万亿,政策性银行也会有所发力,不过地方隐性债务仍是制约。货币政策在”适度“的同时要“更加灵活“,”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央行降准降息还将继续,在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方面,央行除了下调MLF,还有可能适度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议强调要“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就业”,“对因疫情返贫致贫人员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4、未提地产调控,预计渐进放松。 本次并未提及房地产调控内容,但由于疫情影响,现在房地产销售压力更大,这会导致开发商现金流更加紧张。我们预计,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体现,地产大概率会边际放松,尤其是一些压力较大城市。
中信建投策略认为此次会议的要点在于: 1.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与3月4日会议表述“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条件,”不同,本次会议明确提出,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意味着2020年经济增长5.6%的目标不变。
2.财政货币增量政策明确
本次政治局会议的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都做出了明确安排。财政增量政策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我们认为,财政赤字率水平可能会提升到3.5%左右,专项债也会提升到3万亿以上,特别国债会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会提供支持。
货币政策适度更加灵活,降低融资成本。2020年引导利率持续下行是确定性事件。我们认为MLF利率引导贷款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也会相应下降,以保证金融机构的盈利稳定性和补充资本的需求,
3.消费和农业成为新的着力点
3月4日会议首次提出催生新型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本次会议进一步将强调了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当前杭州、南京等城市推出的消费券政策有望在全国推广,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支持。
农业生产恢复和价格稳定工作,病虫害防治、生猪生产和水产品养殖成为重点扶持的对象。这与扶贫工作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国泰君安(高瑞东)认为此次会议的要点在于: 1.明确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 3月18日常委会表态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3月27日政治局会议表态是: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 2.首提一揽子宏观政策予 以应对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宏观对冲措施是相对零散的,更像是应对一个冲击,而不是应对一场危机。而此次提出一揽子措施,不仅将把现有政策整合其中,而且后续系列政策可期。 3.明确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 疫情扩散以来,发行特别国债就不绝于耳,本次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明确,财政实质性扩张。财政收入捉襟见肘背景下,这一举措,将使得进一步减税降费和刺激消费,都成为现实可选项。 叠加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专项债剩余额度,也不得用于土储和棚改,这意味着剩余大约1.7至2.2万亿的专项债,也将主投基建,使得2020年基建增速10%可期。3月26日,韩正副总理亦表示,要发挥好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关键作用。 4.政治局会议首提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3月以来,首先是3月16日孙国峰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然后是陈雨露副行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此次为疫情发生后,政治局会议首提引导贷款利率下行,结合二季度开始,通胀逐渐回落,复工复产进一步恢复,中美利差仍然较高,迅速下调利率可期。 5.两会前将是政策密集推出窗口 目前为止,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宏观政策,相对是保守的克制的。究其原因,一是避免像2008年那样,用力较猛陷入被动;二是消费无法跨期,而投资可以,海外发达国家消费占比高,而中国投资占比高,我们有后手;三是因为海外疫情影响尚不明确,应对力度不好拿捏。 随着4月海外主要国家疫情逐渐出现拐点,刺激政策也逐渐开始落地,中国推出一揽子政策也正当其时,如果4月下旬开始两会,那么3月底到4月下旬,即是宏观对冲政策密集出台时间窗口。 海通证券姜超、于博认为此次会议的要点在于: ①防输入防反弹,加大政策力度 与2月底会议相比,会议对疫情防控的判断更为明朗,从“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转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并强调“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会议对经济政策的定调更为积极,从“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转为“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②财政三管齐下,更加积极有为 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尤其是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我们预计赤字率有望升至3.5%,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或从2.15万亿增至3万亿以上,发行特别国债1万亿,带动今年实际财政赤字从5万亿增加到8万亿,可以很大程度上对冲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
③有效扩大内需,减税补贴基建 会议强调,要“有效扩大内需”、“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我们预计积极财政有三大落脚点,均与扩大内需有关。一是继续减税降费,企业减免社保缴费和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或延长至年底。二是促进消费,或通过消费补贴、重启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家电补贴等政策提振可选消费。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补足公共卫生短板、建设新基建等。
④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否极泰来 会议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认为,即便1季度经济大幅负增长,但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加之财政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更加灵活适度,2季度以后经济增速有望恢复到6%左右甚至以上水平,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3.5%-4%左右甚至以上水平。 先知突发小号与先知研报大号将分工明确,承载更多地突发类事件与信息的及时机构观点解读与传递!或者在大号遇到系统风险时,小号会及时转正来让读者不迷失不走散!可能内容不多,但全是干货!可能时间不定,但全是一手! 扫码关注:先知突发 |
上一篇:突发消息!
下一篇:这个万亿市场要爆发
先知突发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5
2022-11-15
2022-06-21
原创2022-06-10
原创2022-06-09
原创2022-02-17
2022-01-24
2021-11-11
2021-11-08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