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周末突发利空,下周调仓重点!

原创:小白   白话投研   2021-08-15 - 小 + 大

信息爆炸的一个周末,今天文章内容包括:1)新能源要换个赛道炒了;2)光伏再次发力;3)氢能行业深度分析;4)军工买入;四个部分,可以直接拉到感兴趣的板块阅读。




新能源要换个赛道炒了


周末上善若水创始人、意统天下创始人、美一好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出车祸身亡的信息继续发酵,蔚来当前只回应了“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后续有调查结果会向外界同步信息”。


首先对这个事故表示惋惜,这种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年仅31岁的企业家,未来无限可能,但却倒在了蔚来的车上。


新能源板块中的自动驾驶赛道一直也是炒作的热点之一,主要在芯片、传感器及V2X上,逻辑一直都是未来要实现自动驾驶,不管哪年真正实现,芯片算力要先准备充足、雷达和摄像头等硬件要先装上。


这次事件,对蔚来的影响是肯定的,短期蔚来产业链避雷,中长期影响不大;再就是多少会影响到政策端对自动驾驶的放开时间,毕竟是关乎生命安全的技术,没有政策端的放开也不可能让自动驾驶量产上路,短期自动驾驶赛道可以等等跌下来的机会,“电动化”还是更稳一些。


新能源车的“电动化”上,周末几个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1)马斯克今天表示预计今年10月德国柏林工厂开始生产第一批汽车,主要是Model 3和Model Y,利好Tesla产业链,因为不少公司都拿了柏林工厂的订单


2)比亚迪E平台的海豚近期召开了发布会,是一款定价9.68-12.48、续航400km、车长4150mm的纯电动车,这款车的意义我没太理解,价格是对标欧拉好猫的,但这个造型、车长和续航都不像能打得过的样子,不属于比亚迪的重点车型,下半年还是继续跟踪DMI平台的混动车型和汉。


3)长城欧拉系列的新猫芭蕾猫”今天在成都车展正式亮相,因为设计师本来就是从大众来的,所以造型非常“甲壳虫”,我是觉得还挺好看的,参数都还没出来,朋克猫和闪电猫到现在还不给价格,又亮相新猫,长城在“吊胃口”上做的很足了。


4)宁德的定增周五盘中资金已经进行了一轮博弈,没分出输赢,资金面上都是超大单和大单在博弈,小白看了一天戏,定增价格没定我觉得博弈不会停,但对于宁德的看法上,小逻辑上是在股价高位高额定增,宁德少了点格局,会对板块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大逻辑上宁德是继续扩产能、增加全球市场份额、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如果短期能有大跌是个机会,参考之前的最高价582元,今年股价能到600元也就差不多了,毕竟基数在,涨太多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大跌之下不建议重仓,小仓位参与一下还是可以的。




光伏再次发力


中环股份近期发布公告,8月11日起公司不同型号的硅片价格都在进行调价,涨幅在5%-11%不等;通威12号晚上调电池片价格,2%-4%;经过2个月的调整之后,光伏上游产品价格再次回到上涨通道,这次硅片调价的主要原因是受更上游的硅料价格支撑。


一方面多晶硅处于持续货紧的状况,另一方面三四季度建设的电站如果年底并网的话,现在就要开始采购了,前期降价导致不少组件和电池厂商调低了开工率,现在新订单一进来,调价的支撑还是比较足的。


光伏的核心技术都在我们自己手中,不管是产能还是技术都是全球领先,一直都是小白非常看好的板块,这次再回涨价通道,中长期看涨。细分赛道中当前最大的机会在储能,其他赛道之前已经涨过很多,但储能的机会才刚开始不久,还有非常多标的可以持续挖掘,4月底小白就做过对储能的分析:


新储能方式上的氢能板块,之前小白也详细分析过,再聊一下,周末河北保定100辆氢能源重卡落地,并且领导表示24年要落地1000,整个河北省2025年规划是1万辆氢能源车,这个信息对氢能源的刺激还是有的。


长城汽车董事长今年419的上海车展上就明确表示过“2021年是中国氢能的元年”,而在氢能行业上海外是丰田在做,国内是划了几个省为试点重点做,格局还未形成,中国在光伏上已经全球领先了,未来在氢能上未尝没有机会。


先说结论,有兴趣的看后文的详细分析:


制氢环节当前以煤制氢为主,全球主流选择是天然气制氢,未来会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能源制氢,其中电解水制氢为大方向,电解水制氢中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为降本关键,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东岳集团、百利科技、全柴动力


储氢环节当前以气态为主,固态为最终路线,相关公司都有业绩产生,但贡献占比一般,雪人股份、鸿达兴业和深冷股份受关注度较高。


加氢站及燃料电池环节亿华通、厚普股份属于上市公司的龙头,还有几个比较强的暂未上市就不关注了,燃料电池上潍柴动力在做氢能重卡,长城汽车一直有布局燃料电池新能源车。



氢能因为处于行业发展的偏早期,技术路线、竞争格局、行业政策都还在模糊阶段,带来的业绩贡献相对较少,有点像两年前还没有真正市场化的新能源车和光伏,热度一般是一波一波的,建议收藏,有大跌就可以考虑进去埋伏。


不信看一下小白4月份的文章,那个时候我已经详细讲过氢能了:


昨天说完买入,今天就涨停了,明天继续买!


确定上涨,开盘入!




氢能行业深度分析


氢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上游氢生产与供应,另外一块是下游做成燃料电池具体应用,其中氢生产与供应又包括三部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站。


制氢


制氢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天然气、煤炭、电解水制氢,其中天然气技术最成熟、效率最高、成本也最低,其次是煤炭,最后是电解水制氢。当前全球氢产能中90%来自天然气和煤炭制氢,但天然气和煤炭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会是最终的技术路线。


最终的技术路线会落在电解水制氢,使用100%可再生的电制造氢能,但现在技术不够,价格较高。电解水制氢中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为降本关键,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东岳集团、百利科技、全柴动力


为了保证电解水制氢的能源100%利用,不出意外最后会选择使用光伏和风电产生的电力进行这项工作,这也是隆基股份、阳光电源这些企业都布局氢能产业链的重要原因。


随着光伏、风电企业装机量的迅速增加,传统储能技术很难满足电力存储进行调峰的需求,而“制氢”会成为一种非常好的“储能”路径,相当于增加了光伏和风电的消费路径、储能渠道。


中国是全球第一产氢大国,产业链上的企业上百家,同时满足本身具有稳定清气产能和已经布局(或正在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两个条件的企业中,前十大企业如下: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产能最高,但技术路线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制氢,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集中在美锦能源、鸿达兴业和华昌化工这几家,他们相对于其他企业,产业链相对更长一些,除了制氢,在储氢运氢和加氢站上都进行了布局。


储氢运氢


储氢运氢的技术模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其中气态当前技术最成熟但成本高,固态会是最终的技术路线,液态居于中间。


气态技术上主要标的是华昌化工,液态主要是雪人股份、鸿达兴业、深冷股份中泰股份,这些企业都是已经在做业务了的,有产出有业绩;


固态有两家,中材科技和京城股份,都是有了专利有了技术但没量产,后面如果成本降下来、开始量产了,这两家公司肯定会涨在前列,现在只能是跟踪关注,等量产信息。


加氢站


加氢站是整个氢能上游行业的最后一步,有两类企业参与:


1)传统化工企业,代表为宏达兴业、华晨化工、卫星石化,这两家公司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站全面布局,不过加氢站现在还在建设没出来。


2)燃料电池企业向上游布局,代表企业为美锦能源、亿华通、厚普股份和雪人股份,都是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行业刚起步老大老二老三都还没分出来,都有机会。



最后提一句军工,说过很多次,中长期看好,短期下跌就是机会。



其他信息留言见啦,备用号记得关注哦,最近市场情绪不算稳定,市场监管严格,备用号防走丢。



…………


今天知识星球主要分享周末最新机构及公司调研信息:CXO板块、锂电池行业动态、氢氧化锂、工业硅、生猪、天齐锂业、看空DRAM存储芯片、机构周末沟通等内容,记得去看哦~



上一篇:时势造英雄!

下一篇:这票明天反包了吧!

白话投研 的最新文章:

2个利好传言!

原创2022-11-25

突然爆雷!

原创2022-11-22

新冠口服药下架!

原创2022-11-20

特斯拉接班人确定!

原创2022-11-18

老巴大举买入一股!

原创2022-11-15

利空传言!

原创2022-11-07

关注白话投研公众号
白话投研的微信号:gh_1bf4b3a493ee

防止走丢,没有更新就更新在备用(小白投研记)资深买方研究员,国内TOP1财经大学硕士,个人风格偏自上而下,对行业和个股基本面进行深入挖掘后,进行持续跟踪验证,在行业处于周期左侧位置进入。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