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猫叔 走在桥水的猫 2021-08-24 - 小 + 大
但这个“集采”,不等同于医药行业中的说法,医药行业集采价格会下降70-80%,军品的价格通常是阶梯性降价的,根据单量来确定。 打个比方,生产了1000套和生产2000套,价格上会进行适当的调控,大概在5-10%左右。考虑到工业化生产的规模效应,当整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时,毛利率会有提升,导致利润率也会提升。 上面这段内容涵盖了两点信息: 1、军品价格的管控是一直都有,军方对于阶梯降价也是一直有要求的,本次只是落到了纸面上,措辞相较以前更精细; 2、为了保证武器装备的安全性、 稳定性、一致性,不可能出现大规模降价的情况,这样会对军品质量以及后续交互产生很大影响,而在现有价格管控下,利润率是可以保证。 另外,扩展到整个军种,不同的军种也会有不同的倾斜。目前陆军已经到了从补缺口调整到供应链管控的阶段,但空军、火箭军等军种缺口还是很大,所以陆军的价格管控与其他军种没有直接的关系。 ...... 那各细分领域会是什么情况?咱们分门别类讲一下。 一、主机厂:中航西飞、中直股份、中航沈飞、航发动力 主机厂其实影响最小,因为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比如,西飞制造的运输机和轰炸机,中直制造的直升机,沈飞制造的战斗机,型号和品类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主机厂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并非完全由军方主导定价。 二、军工芯片:振芯科技、紫光国微 无论民用军用,芯片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国内目前还处于国产替代的强趋势下,供不应求不说,还得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价格管控可以说是远远未到。 三、元器件: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 这块确实有官方集中采购部分元器件的说法,因为元器件升级换代频繁,几个月到半年就会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 卖方的解读是即便存在集中采购的情况,军品毛利润还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原因在于它们一直使用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利用工艺升级弥补降价。 三、军工新材料:抚顺特钢、西部超导、钢研高纳 今年上游材料其实早已经进行了价格管控和调整,这是因为军方下发了大订单。比如中航沈飞今年的关联存款由100亿大幅提升到了500亿。 这些现金并非是基于单年度的经营情况来提供的,而是很可能签订了大额订单,因此部分环节的材料进行了价格调整。 但一旦产品本身缺口明显、需求迫切时,反而可能出现涨价的情况,比如抚顺特钢披露的产品持续涨价。由于产品稀缺性较强,供不应求,因此成本端的压力会导致产品涨价。 特别是高温合金,相关公司的产能在之后几年都会陆续释放,今年部分公司已经有了超预期表现,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拓展。 四、锻造:中航重机、三角防务、航宇科技、派克新材 |
走在桥水的猫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