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坊间突然传出一份关于云南做好能耗双控文件,内容很长,解读过来的意思就是指,云南省内9-12月黄磷、工业硅月均产量都要削减90%,另外,钢铁、水泥、铝的产量也在调控范围内。这份文件一出,市场就兴冲冲的炒起了兴发集团(黄磷)和合盛硅业(工业硅),计算器也按的一个比一个响亮。按照目前全国范围内地的产能比对,云南省内的黄磷产能大概占40%左右;工业硅产能占30%左右。拿工业硅举栗子,由于工业硅产能未来9个月没有新增,供需矛盾在这个基础上会进一步扩大。已经有卖方作出预测,即使是以目前工业硅的价格测算,合盛22年的利润也接近180亿,如果价格涨到5万,对应利润上浮到300亿,并且5万的价格可能年内就可以轻松到达。也难怪今天2500亿的大屁股拉了个近乎地天板,真的是太夸张了。现在这些上游资源品唯一的顾虑就是什么时候会影响到下游的需求,我看到很多卖方,包括一部分大佬的预期都太过乐观,认为目前上游xx虽然暴利,但是仍然未对下游造成较大影响。但即使在这样的预期之下,绝大多数中下游企业已经接连表现出颓势,比如比亚迪、阳光电源等等。
我倒不是给你们泼冷水,但就像咱们这几天说的,后面的博弈会越来越剧烈,好比今天商品市场的焦煤、焦炭就完全和大a是两码事,码字的这会儿,商品也在大跌Ing。
......
最近也有人问缺芯的影响如何,我大致分享下产业上的信息。
汽车芯片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汽车电子的智能装配率在提高,传统的不必要的模块也开始电子化; 2、新能源车相对于燃油车多了电机、电控、电池,提升了电子装配率; 3、智能驾驶对于汽车视觉算力的要求。使用了更多的半导体产品。 短期内,因为马来西亚疫情的封锁,东南亚是封测重镇,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集中在ST、英飞凌、恩智浦等海外半导体巨头。再加上本身汽车半导体供应链讲究“金九银十”,车厂会在6-8月为备货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封测产地出问题,三季度的缺货肯定会愈演愈烈。产业界的看法是,保守估计明年二季度前供需关系也很难发生明显改善,一个是国内新能源上量很快,今年8月份同比增长100%;再一个目前缺货的状态导致各级供应商都在囤货。 缺芯的事儿无法得到解决,那对于新能源整车厂商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
市场这头,耐心等个调整,追来追去也不是个事儿,如果以这种状态去创新高,先别说有没有行情,我估计大家伙都得吃瘪。
|